炣燃科技9月6日讯(安迪)“双减”政策落地后,中小学生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末,记者在走访上海的各类培训机构时发现,非学科类的培训班成为“香饽饽”。
上海市友谊路的一处青少年活动中心,主要开办的是一些运动、艺术、科技类的培训课程,记者手边的这间教室里正在进行的就是一场少儿泰拳的体验课。
记者了解到,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后的首个周末,这里整体的咨询订单量是成倍增长,有不少家长都是带着小朋友过来参加试听课,也咨询相关的培训计划。
家长们告诉记者,对于孩子周末突然减少的课业补习,他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担心,但想到孩子减轻了课业压力,能够有更多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学生家长:其实担心还是多少有一点,但是我相信整个学校的教育也在调整,我们自己作为家长,也要更合理地规划孩子的课余生活。
学生家长:我是周末送孩子来上单簧管课程的,因为其实之前就有这方面的打算了,正好现在遇到“双减”,也希望给孩子有一些兴趣爱好的培养。
刚刚过完开学第一周,小朋友们也感受到了学校课程安排和作业布置方面的变化,在选择兴趣班来规划课余时间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以孩子的爱好为主。
记者走访的多家非学科类培训班负责人均表示,开学第一周的客流较以往都有明显的增长,不少机构也专门调整了教学计划,开设专场体验活动,增加手工艺、音乐剧团等兴趣培养方向,丰富孩子们的选择。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开学前一天,方圆所在的北京给全市的中小学生制定了一张新的作息时间表,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
“双减”下的首个新学期,不仅是北京,全国不少地方都给中小学生及家长送上了一份开学“大礼”:孩子早上上学的时间推迟了,可以多睡一会儿了;下午放学的时间也错后了,家长们不用再“翘班”接孩子了;孩子们不用再做那些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晚上不用熬夜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周末不用再坐在培训班里加入“内卷”的大流……
今年的新学年确实与往年不太一样。
不过,“双减”政策并不是简单的调整学校作息时间,甚至也不仅仅是给学生减负,其目标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而最终目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双减”政策是关系到教育方方面面的复杂工程,而当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多年积累而成的,显然,要想达到“双减”政策的最终目标,教育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些年来,校外培训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的重要来源。
“我们每五年都会做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发展的研究,结果发现,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2005年填答问卷的少年儿童基本都是‘90后’,2015年填答问卷少年儿童就是‘00后’了,“结果显示,‘00后’周末课外补习的时间是‘90后’的3倍,2005年时孩子们周末补课时间是0.7小时,到了2015年时就变成2.1小时了。”
成倍增长的学习时间背后是成倍增长的培训市场规模。
2018年年底教育部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截至发布会召开之前,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其中存在问题的机构有27.3万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教育部官方数据发现,当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总数为21.38万所。也就是说,全国培训机构总量已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量的2倍。
校外培训快速扩张的背后是资本的“狂舞”。
“2013年我曾对那些培训机构创办人说,‘如果你们仅仅依靠提高分数是很危险的,是没有未来的’,那些人的回答是:‘如果我们不依靠提升分数,就没有现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资本更看重的是眼前。
资本裹挟着校外培训机构、机构裹挟着无数孩子和家长,与教育本质渐行渐远,这成了义务教育之痛。
因此,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是本次“双减”的重中之重。
中央的“双减”政策提出要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而各地方版的“双减”政策则对此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部署,以上海市为例,要求从严审批培训机构、严格机构投融资、严格限定培训时间、强化培训内容管理、严格机构收费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完善培训机构监管,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并统一登记为双重管理的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按照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不过,一味地“收紧”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现在只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的影响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储朝晖说。
在专家看来之所以要“有待观察”是要看校外培训存在的根源是否还在,“培训乱象的根源是考试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和学校间依然存在着不均衡。”储朝晖说。
这几年我国一直在对考试和评价进行着改革。
几天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提出,要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大幅压减考试次数、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完善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学业质量监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等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
不过,专家们认为改革的力度还不够。
“很多人认为我们的教育评价已经在改革了,其实我们改的只是考试。”储朝晖说,教育评价改革应该包括考试改革、招生改革和考试招生管理体制改革三个层面。但是,多年来改革一直停留在考试层面上,对其他两个层面没有过多的涉及。
有专家认为,正是因为如此,靠刷题迅速提高分数的校外培训就有了市场。如果单一的评价标准还在,就意味着唯分数论的“土壤”还在,那么,就意味着让一路狂奔的校外培训彻底“熄火”依然是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