炣燃科技10月8日讯(安迪)10月1日,一位从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车车主,在耒阳服务区给车充电时,花费了五个多小时。原本预计8个小时的车程,硬是花了16个小时。这位新能源车车主更是表示,排队的4个小时里连洗手间都不敢上,因为怕被插队。
无独有偶,国庆自驾游开着电动车遭遇的尴尬事,不在少数。
有网友上传的一则视频中,有新能源车车主为了争夺服务区内的充电桩而大起争执,最后干脆抱着充电设施坐地不起;另一则发生在广东的视频中,一新能源车碰上高速堵车,因担心电量支撑不住不敢开空调,30多度的天气,一家人耐不住高温只能坐在路边乘凉。
涉及“电动爹”糗事的视频发出后,引起热议。
有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敢于在高峰期开电车跑长途的人都是真的猛士……”;有人感同身受,“同为电动车车主,我能跑530公里,一般单程最远就是400,100以下我肯定焦虑了。”
里程焦虑的背后有个问题挥之不去: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能否跟上?
充电联盟发布的充电桩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98.5万台。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10.5万台,同比去年增加52.3%。而截止今年九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678万辆,车桩比例不到3:1。
一个现实是,在国内已经飞速铺排的情况下,中国的充电补能体系仍不完善。
这位深圳车主在耒阳服务区遇到的充电排长龙,正是发生在充电桩供需失衡的状态下。
那些日常通勤使用的电动车在各种场景下暴露出的严重不适,在一个国庆长假,成了对充电桩行业最大的一次“压力测试”。
与当下不少品牌宣传主打的“NEDC续航突破700公里甚至1000公里”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新能源车主对于补能和续航的需求与真实的供给极不对称。
一位在北京的某品牌新能源车主告诉记者,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开个空调续航至少打八折(缩减20%),再随着电池的缓慢衰减,“买一辆新能源车1-2年,如果宣传的续航是700公里,像开燃油车那样开,能开400公里就是运气好的了。”他说。
高先生则分享了自驾新能源汽车北京郊区游的经历。今年7月,高先生借了朋友刚购入的新能源汽车,自驾前往古北水镇。去程尚算顺利,100公里的高速公路有两个服务区有国家电网的充电站,基本都是以快充桩为主。“在靠近古北水镇的一个服务区充电,4根桩,空了3个位置,没排队。但就是充电还是太慢。”他说。
高先生说,快充桩差不多需要两分钟才能充1度电,这意味着如果车辆的电池包是50kWh(50度电池包),充满的话差不多需要1.5个小时。“很明显,在补能速度上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差别太大了。”
在古北水镇的停车场,也有国网的目的地充电站,但高先生之所以没有能成功充电,是因为旅游景区很多的充电车位都被燃油车占了,令他无奈的是,“没有被占的车位,我停进去之后才发现,充电枪够不到我的充电口,因为每个停车位都有障碍帮助驻车,但也拉开了充电口到充电桩的距离,只有充电口在车头中间的车才可以充电。”
这两位受访者的亲身经历,侧面显示了新能源车主对车辆续航、补能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满足。特别是高先生的遭遇,更是过去几年充电设施建设较为粗放的一个缩影。
据国家电网消息,今年国庆假期,国内高速公路每日的充电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平时的近4倍。根据国家电网的统计,10月1日到3日,国家电网充换电服务网络总充电量同比增长59%,其中,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充电量同比增长56.52%,城镇充电设施日充电量同比增长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