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企业观察网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与网易财经、网易研究局倾力打造的202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创新与破局”,包括国内顶级经济学家、企业家在内的多位重量级嘉宾共聚一堂,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出席本届年会论坛的嘉宾包括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姚长盛、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姚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刘俏、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刘国恩、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藩、著名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王德伦。
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姚长盛在致辞环节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我们国家在防疫抗疫和维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背景下,如何继续建设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对国际局势的稳定,尤为重要。
“展望2022年,全球经济,推动自身高质量的发展,以及奥密克戎毒株扩散,又会为群众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之下,我国拥有着哪些机会?带着这些问题,全社会都在寻找答案”,姚长盛表示。
2022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普遍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全年增长8%。可以有信心的说,2021年中国将超额完成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2022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6%,高于全球平均的4.9%。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对实现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4.9%是非常关键的。
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朱光耀认为,除了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在继续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地缘政治可能发生的一些危机在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最关键的有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扩展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退出,对全球经济的外溢性影响;第二,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规则制定方面尚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对于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是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第三,如何有效地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稳定,特别是关键的技术产品----芯片供应链的稳定性,是具有很大的挑战的。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表示,2021年上下半年经济修复情况表现各异。上半年,强劲的修复,下半年突然调头,修复程度明显减弱。邱晓华认为,2022年政策底线会以保持经济增幅不跌破5%作为最基本的政策底线,保5会成为政策最基本目标。由此推断,2022年的财政政策会是积极中更加有效的政策走向,货币政策适度灵活、精准调控,保持市场流动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未来中国将仍是世界的大工厂。原因包括,第一,中国制定的“双循环”经济格局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提升打好基础;第二,中国原有的全球产业链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中国制造门类齐全,上下一致,可以说是无缝对接链条型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还有更大的优势;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大家所担心的,中国的年轻人少,所以说中国的劳动力可能不如以前,但是,中国的劳动力优势虽然有所降低,人才优势却正在凸显。这三大关键因素,是支撑中国在未来仍是世界的大工厂,特别是升级为高精尖大工厂的充分理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抱有信心,预判到2028年-2030年之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到2049年,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时,人均收入至少达到美国的45%,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2倍,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从短期来看,姚洋认为202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是由于政策造成的,2022年政策再调整过来,经济增长速度不会低,他预测2022年实现5.5%-6%的增长速度没有太大问题。
碳中和将带来新增投资150万亿
在谈到如何实现双碳计划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指出,双碳战略需要双创来推动,双创就意味着新的城市经济发展动力。中国实现碳中和预计将会新增投资150万亿,这是一个尚待重新分配的巨大财富蛋糕,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企业都会参与其中。碳中和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工业文明思路的锁定,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创新来突破。
同时,仇保兴指出,以城市为主体的碳中和路线图,形成自下而上的碳中和体系,与自上而下的行业碳中和体系互补,将形成有高度韧性的碳中和体系。城市的新发展动力很大一方面将来自于碳中和战略实施所带来的新技术、新政策,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质量转型和结构转型的重头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刘俏表示,碳中和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经济学、管理学问题,需要从经济学理论层面明确碳中和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权衡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解决技术路线选择问题以及减少污染物和减排的优先顺序问题等等。我国的碳中和目标不仅时间紧,而且任务重。从时间上看,我国承诺实现从2030碳达峰到2060碳中和的时间,只有30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美国是45年,一些较大的欧洲国家是60年以上,欧盟平均是50年。但按照汇率计算,中国当前人均GDP大约是美国的五分之一,欧洲国家的五分之一。
刘俏分析,这种情况下,用更短的时间完成能源结构的彻底改变,实现生态文明,难度非常大。但这背后会带来一次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甚至中国在新型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会扮演一次领先的角色。
全面注册制的核心是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谈到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全面推行注册制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的重点在“三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市场化是要由市场来决定让什么样的企业上市,以及让市场机制决定股票价格,实现市场化定价。法制化有“九字方针”: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就是法制化的具体体现。
在谈到注册制国际化问题时,吴晓求表示,注册制改革也是给国际化创造条件,中国资本市场的境外投资者只占3.5%,这与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国大国的地位不匹配。我们必须着力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着力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到2035年之前,在美国市场的境外投资者占比要超过15%。
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王德伦在会上谈到资本市场展望时表示,2022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权益类市场比较有机会。一方面是流动性整体维持稳定而宽松的局面,企业盈利虽然整体有向下压力,但在稳增长预期强化的前提下,盈利预期会比之前一致认为的要好一些。
“另外,当风险被兜住以后,市场的风险偏好有可能会提升,所以2022年市场的机会,尤其是结构性机会会比较多,这是一个大的判断”,王德伦表示。
奥密克戎症状轻 群体防范难度更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谈到当前全球普遍关注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时表示,奥密克戎对我国造成输入病例引起的局部疫情是有可能的,但造成一定规模的本地传播,比如千例病人以上的疫情可能性极小。
吴尊友指出,防范奥密克戎要注意两点,第一,由于奥密克戎症状比较轻,发现更难,更易传播,所以对疫情防控是一大挑战,一旦症状轻了,对于病人个体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群体防范来说难度更大了;第二,奥密克戎使得我们疫苗效果折扣比其他的变异毒株更大,所以特别需要打加强针。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刘国恩在展望2022时提出,宏观经济增长方面可能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首先是奥密克戎病毒的快速传播,专家预测,开春1月份至2月份期间,奥密克戎正在成为超过德尔塔病毒的第三波主要病毒。与此同时,如果死亡率和住院率继续保持目前的低态情况,自然是不幸中的万幸,有助于未来疫情防控措施的靶向化调整。
同时,刘国恩认为,2021年,各国政府都使用了相当程度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干预,促进了更快的宏观经济复苏和短期增长。2022年,这两个政策的使用空间不会太大,而国际市场的开放越来越成为大势,因此得做好关于国内经济“双循环“运行的预案,从而更好应对2022年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复杂挑战。
疫情推动了元宇宙的到来
著名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表示,疫情深深地改变了当代人类生活、生产、经济和社会的基本模式。在疫情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的影响下,人类需要转变生活和工作模式,这成为了推动元宇宙产生的极为特殊的历史动力。此外,新经济模式、技术以及80后以来的新三代人口的比重超过总人口的60%,推动了元宇宙时代的到来。
朱嘉明说,元宇宙将改造传统的资本体系、产业模式、产生一批新型的、支持元宇宙生态的企业,同时也会在未来的经济体系中创造新的赛道,提供了新的竞争规则,改变迄今为止因为工业革命所形成和固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和产业生态环境。
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在会上表示,元宇宙也会带来各种风险,比如人口的风险、科技停滞的风险,“在元宇宙里面就能获得各种成就感,那我们还有探索真实世界的这种欲望吗?比如说做创新科研,发现现实世界的规律,要做科研,真的是要比元宇宙里面难得多,那我们是不是就会丧失探索真实世界的这种欲望呢?”
梁建章强调,真的宇宙是更加复杂、更加有趣的,作为旅游者要把这种更高级、更有趣、更复杂、更具逻辑性的宇宙的充分地展示出来,要把旅游做得更加有交互性、沉浸感、更有趣,要把体验做得远远比元宇宙要好。
房地产“稳”字为主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谈到房地产行业时表示,对于大部分周期来讲,房地产的价格会和其它资产一样出现抬升,钱多了以后,不光是权益资产,权益、商品、房子价格都会上涨,这两年中国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房地产政策加入了很多行政性政策的限制,限购、限贷、限买、限售等等,这些政策在“房住不炒”的框架维度下,2022年不会有大的放松,还是“稳”字为主的态度。
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预计2022年,房地产市场会逐步企稳。这种情况会在股票市场有所反映,房地产公司特别是央企、国企和优秀的比较稳健的房地产公司,已经进入到一轮估值修复。因此,2022年对房地产而言主要是企稳,从这个角度讲,2022年的股市赚钱效应相比2021年要好,楼市进入企稳,会比2021年表现要好。
在谈到促进房地产良性发展,政府应该往哪些方向努力,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藩提出了4点建议:第一,把保障和市场分开,该保障保障,该进入市场依靠经济手段不是行政手段;第二,房地产政策要科学,要尊重经济规律,房地产政策要稳定,不要忽松忽紧,让企业无所适从。第三,要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渠道,还有对买房者按揭政策,要考虑城市化和房价水平,适当松绑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这么严不行;第四,要加强对预售金的管理,只能用于项目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