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张文宏更新个人微博称,严守新一轮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探索更智慧的动态清零模式——
北京冬奥运精彩闭幕、残奥如期举办,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常召开。由于中国虽出现多地输入病例与本土病例的增加,但抗疫形势总体平稳。近期由于输入性病例显著增加,今年的前2个月,上海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43例,约占全国同期总数的38%,约占我市去年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总数的80%,同时今日出现一些本土病例的反弹,临床救治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多数时间就在考虑救治工作如何保持免于发生医疗挤兑的分析研究,也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做了当前防控模式如果出现调整可能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及可能出现的临床救治挑战。现将有些想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近期非常确定的防疫工作目标
在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近期防疫的总体工作目标。输入病例或者本土病例可能一直会有,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始终将流行控制到极低水平,不引起规模性的反弹,不引起医疗资源的挤兑,这样我们就有条件通过精准防控来尽量保证民众正常的生活。
这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总方针,无论我们采取的是清零政策、动态清零政策、精准动态清零政策、逐步动态开放的政策,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将是我们的防疫底线。
二、沪港经验透露防控核心技术环节
近期主要是和临床救治团队的专家们一起总结经验,在高输入病例,甚至在输入病例与本土病例叠加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救治工作,防止出现医疗资源不充分影响救治成功率的被动局面发生。今天团队完成了上海近6个月的2266例病例的分析,发现在所有病例中疫苗接种的比例已经达到94%左右,在疫苗高接种率的背景下,如果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所有病例均未发展至危重症,无一例死亡。
重要的是再次明确了疫苗接种与重症病例发生率的强相关性。两针疫苗接种后,仍有一定比例会发生至需要吸氧的重症状态,但是在加强第三针免疫接种后的病例中,重症发生率降低至0.1%,更无一例发展至危重症。
同时,我们也一直非常关心香港同胞的抗疫工作。香港防疫团队与内地支援团队密切合作,充分应用了各种有效的抗疫核心技术:疫苗接种,分级诊疗,扩大检测。
在香港第五波疫情发生以来,已有 1561 起死亡病例,其中 94.7% 为年长者; 91.3%未完成疫苗接种。在所有病例当中,完成两剂接种的病死率为 0.04%,未接种疫苗的,病死率为 1.25%,高达前者的 31 倍。如果是 80 岁以上年长者未接种疫苗的,病死率更是高达 8.6%; 如果已接种两剂疫苗,病死率为 1.57%。
3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表示,老年人接种率近期已有显著提升,80岁或以上人群接种率达51%,70至79 岁逾 78%,60至69岁逾 88%。全人群第二针新冠疫苗的接种率达78%。第三针的接种人数近200万。
针对未来抗疫,疫苗策略的布局将是重中之重。
根据近期沪港经验,以及国际上如新加坡和新西兰等地的经验,疫苗接种的意义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这种趋势只要维持下去,再通过很好的医疗分诊体系,包括中国香港在内,全球在未来走出疫情是可以预计的。
三、近期我国各地应对策略特点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成簇本土病例。全国范围内迎来了一波境外输入病例与本土病例叠加的严峻考验。抗疫进入第二阶段,这些考验在上海1月份的两会期间,委员与代表均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与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抗疫各界力量当时已经为后期的应对作了全面的布局。包括:隔离用房、疫调追踪、核酸筛查,扩大隔离区的物质保障等等,各区政府为此也做了具体的预案。随着抗疫进入深水区,“动态清零”的策略得到了更清晰的贯彻。所谓“动态”的内涵展现出了更多的治理智慧和多样性。
各地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在动态清零方面的尺度把控会有差异,这主要是取决于疫情防控的目标与成本效益比。特别是近期,在全国各地的动态清零过程中,难免会封控了一些机构,也包括医院、学校和商场。引起了社会上的一些反响。部分民众也产生了一些恐慌和怨言。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抗击疫情到了新的阶段,既要避免一刀切,也不能发生“规模性的疫情反弹”失控,期间衡量的主要标准是抗疫的成本效益,如何既达到抗疫的工作目标,又不要盲目一刀切,以牺牲正常生活为代价达到所谓的清零目的。
疫情防控除了医学科学之外,还有管理科学,如果把“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作为工作的标准与尺度,那么后续的“动态”内涵就可以发挥的更为精准,下阶段的工作应该是力求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力争在常态化防控和疫情处置的各个环节采取最优的防控措施,做到以最小的防控成本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
上海这次的疫情溯源显示,在国际疫情出现全面放松之际,我们的防疫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针对上海当前的疫情,上海的防疫部队的兄弟姐妹们本着“事不过夜”的精神,全力在和病毒传播在比速度。
要精准防控,对民众生活影响最小,那就要全力奔跑,严控病毒传播的高风险人群,筛查和监测次密接人群,逐渐切断传播链。通过我们的耐心,跑赢病毒,在动态追踪中消除病毒的蔓延。
与病毒并跑的阶段最为辛苦,也会有一定监管区域病例不断会被检出,也可能会发现个别跑出第一个包围圈的病例,但是不要紧,马上启动新的动态清除。
抗疫已经2年多,避免一刀切影响民众生活也是防疫工作的一部分,这个阶段如何做到对正常生活的影响更小同时又能遏制病毒传播的蔓延,是对防疫部队的考验。在病毒全球蔓延并可能长期存在的今天,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始终能够避免病毒对民众的生命威胁,同时也要努力维持正常的生活。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这次上海在防控的最艰苦阶段,防控部队可以说是不眠不休,但是除了管控区域的生活与工作受到部分影响之外,整个城市在正常地运行。
当然,如何进一步改善管控区内人员的生活环境与感受,也是下阶段非常值得探索与研究的管理课题。
四、始终相信曙光在前
当前,我国在全面推广疫苗的加强针接种,贯彻优化的疫苗接种策略,同时布局系列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我国防疫的能力在实战中终究会不断地得到提高与优化,同时近期我国的疫苗策略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中国已经进入全球三期临床研究的药物也一定会取得成功。
我们救治专家组所在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专业团队也在牵头全国和全球的几项中国自主研发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中国其他主要临床研究团队也每日都有新的研究进展。
我们战胜疫情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全球疫情出现逐渐回落的今天,依靠中国的生物医药成果、中国社会的治理能力,一定能够走出特立独行的最低病死率,逐渐回归正常生活的创新之路。
2022年,以平常心抗疫,一年比一年好,一定是我们的抗疫正道。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