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酷玩实验室
2003年9月,时年35岁的李彦宏把周鸿祎告上法庭,起诉对方不正当竞争。那时两位大佬都还没什么名气,打官司不仅亲自来,为最终5150块钱的赔偿,还在法庭上吵得面红耳赤。
主审女法官问周鸿祎:“百度指责你删掉他们的东西,你干了没有?”李彦宏听完抢答:“他肯定干了。”周鸿祎笑着说:“我干了,但是是他先干的。我干的所有坏事儿,他都干了!”
从法庭出来,周鸿祎武德充沛,指着李彦宏鼻子挑衅:不服咱俩打一架。当时李彦宏还不是后来那个被矿泉水浇头也只不咸不淡问一句“What"s your problem?”的Robin,和投资人吵架动辄摔手机喊“我他妈不做了”的男人,哪里能受老周这种气?
李彦宏当即应战,脱下外套就准备动手。很可惜,扭打在一起的二人很快被众人拉开,没分出胜负。但假如当时周围有人开盘赌输赢的话,我肯定愿意掏200块支持老周。不为别的,天下功夫出少林,我相信河南驻马店的武术文化比山西阳泉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况且老周早在西安交通大学读少年班时,就已经学会熟练地拿双节棍给同学开瓢了。
这场官司跟后来周鸿祎很多场官司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但这是一个开始,从此之后,战斗力爆表的老周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国互联网的上半场。
他曾经一度跟BAT同时开战且每条战线都不落下风:把马云逼得公开表示阿里将永久封杀周鸿祎;把马化腾气得在办公室摔杯子;一天连发42条微博怼雷军并约战朝阳公园,把好脾气的雷总气得也要“法庭见”。有人戏称,那几年中国互联网凡是会喘气都被老周骂过。如果你没被骂,那也别得意,只能说明你混得不行。
这样一种性格,导致了后来周鸿祎很难像雷军、马化腾一样,穿上白衬衫,系起腰带,做个成熟稳重的模范生。不能守正,只能出奇。这些年大厂跑马圈地,各方利益固化后,360也逐渐沦为了互联网中的二线厂牌。
但有一件事现在老周普遍比大佬们舒服,那就是正陷入水深火热的中概股中,不包括360。老周早在2017年就风风光光回A股了。当年从纳斯达克私有化退市,周鸿祎付出了约600亿人民币的成本,回到大A直接20个涨停板脚踏京东,市值一度冲破4000亿逼近百度。
当年360回来的有多体面,现在中概股在美国跌得就有多寒酸。
周鸿祎当年接受采访,曾意味深长地说:360回来是为了解决“身份问题”,并践行了一条2B、2G的发展路线。
很难说这个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2021年,360四大主营业务中有三块都在下降,但政企安全相关产品却逆势大增了71%,尴尬的是创造出的不到14亿收入依然只占360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多点。
老周自己肯定觉得这条路没错。
你看去年10月三六零20亿投的哪吒汽车,不也长期做的是2B、2G生意吗?
周鸿祎年轻时像水浒里走出来的人物,喊打喊杀很多年,最终拿到征方腊的权利后,走上了一条和其他互联网公司完全不一样的路子。
这条路子,在整个互联网圈散发着负能量的今天,显得尤为特别。
01
中概股上一次集体考虑离开美国,还要从2015年初A股大牛市说起。
现在提起2015年A股,大家第一反应是股灾,但身处其中,尤其是那年上半年炒股的股民,肯定是毫无察觉的。
那年初,干涸7年之久的大A迎来了久违的活水,伴随资本市场改革春风,上证指数高歌猛进,半年就涨到了5000点以上。想想今年动辄保卫3000点的行情,就知道当时的大A有多风光了。
与此同时,2014年美股剧烈波动导致中概股在美国的市值大幅回调,眼看着国内的资本盛宴无法分一杯羹,中概股纷纷打起了回国的主意。根据华尔街见闻在2015年4月的报道:
暴风影音、朗玛信息、二六三网络、启明星辰等公司都已经完成回归A股之路。分众传媒也初定将于当年6月在A股借壳上市,公司估值为460亿-500亿元。
所以跟现在面临美国审计底稿被迫考虑回来的中概股不同,当年回归大A的本质是大家可以“跨市场套利”——利用A股和美国两个市场较大的市值差套利。
360,也是在这年6月17日宣布启动私有化战略的。
站在今天来看,这个时间点无疑非常微妙,因为A股股灾从6月15号就已经开始了:短短4个星期上证指数狂跌1800点,杠杆资金爆仓、个股股价腰斩、1400家上市公司停牌,亲历过的股民一定还记得当时有多惨烈。
但A股股灾并没有改变周鸿祎继续的决心。一个月之后,360私有化交易完成,正式从纽交所摘牌。
这引起当时很多人的疑惑。有媒体人写,对360来说回A股套利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某位领导说那句话,“我觉得你们还是回来的好。”
回归A股后周鸿祎一直以“国家队”自居。2019年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记者问周:
你曾多次提及“大安全”概念,而这其中也包括国家安全。目前国家级战略会交给民营公司做吗?
周鸿祎说,会。360回归以后,解决了身份问题。我们原来是美国上市公司,大部分股东都是美国投资人;退市以后,现在变成一家纯内资的民营公司。
“解决身份问题以后,我们现在跟国家有很多合作,像现在国家大概70%的部委、80%的银行,还有很多大的国企的安全都是360来维护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些年360一直在和国家利益保持一致。包括十九大、金砖会议、一带一路峰会这些重大外事政治活动的网上安全,也都是360来承担的。
获得这些的代价,是周鸿祎从2015年到2017年之间,拿出了两年时间来完成A股借壳上市。这两年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做手机失败了,“all in视频”失败了,出海计划也搁浅了。
这几年他又追了互联网几乎每一个风口,但盘点下来,总体取胜的不多,失败的不少。只有去年投的哪吒汽车销量在不停地涨,可逻辑一样,哪吒销量都已经几次冲过蔚小理了,但五环内怎么就是看不着呢?
哪吒汽车谁在开?
“交警在开,驾校在开,但很少有个人在开。”D轮前融资几乎都来自地方产业基金的哪吒汽车,很长一段时间,做的也都是2B、2G的生意。
中国互联网大厂CEO对待政府的态度,周鸿祎可能是最积极的,这不仅是由业务决定的,也是由周鸿祎个人经历决定的。
到目前为止,周鸿祎一共被警察抓过两回半。一回是在西安交通大学拿双节棍给同学开瓢;一回是读研时创业,在学校到处蹭机房,后来机房丢了东西他被当成小偷。前一回不痛不痒,后一回心有余悸。
那半回则是在“3Q大战”期间,深圳公安来北京公司抓人,周鸿祎上班路上得知消息,拿着护照就逃去了香港。
周鸿祎读高二时,有次班会老师让大家谈一谈理想,周鸿祎上去演讲张口就是“人生来就可以狂妄”;大学时他在床头上挂了幅书法作品,写的是“十步杀一人”。
有媒体曾把他比作曹操、枭雄,但这个性情中有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心中却始终有杆秤。比如关于“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成功?”这个问题,周鸿祎的答案是:
“大家都觉得是因为聪明、能干,能把竞争对手打败。但实际上这些公司的成功,我认为还是要归功于大时代的带动,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背景,没有中国的人口红利,没有国家对互联网的政策,这种成功不可能出现。”
过去说这种话的企业家很容易被粗暴地扣上“犬儒”的帽子,但试问这两年那些大的互联网公司CEO,有哪个现在不想和周鸿祎一样懂政策,有哪个不想和老周一样能和必要监管达成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呢?
02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高考、下海、炒房、互联网等职业先后扮演过寒门子弟鲤鱼跃龙门的角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功故事可讲,这个故事如果让周鸿祎来讲,他大概率会这么讲:
2003年,我很欣赏一位当时新华社系统最年轻的司局级干部,我问他你觉得你能做到XX局委员吗?你能赚几千万吗?如果不能,不如来跟我干互联网吧。
这位司局级干部后来真就辞职跟周鸿祎去了雅虎。
形势比人强,今天你再忽悠身边公务员朋友辞职,来你互联网上班试试?你就再怎么说工资更高,工作氛围更自由,能抵得过“稳定”俩字吗?
过去20年,成功在美国敲钟的互联网企业,为什么会这么有钱?
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是世界货币,在美国上市能融到更多的钱。融美国人的钱,来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同时让美国资本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这条运行逻辑,在过去20年累计从美国搬来了3000亿美元。
但是过去融美国的钱进来生钱可以,现在融钱来发展高科技动了美国蛋糕就不行,正如蔚来汽车CEO李斌2019年所说的,即使蔚来失败了,那也是融了百亿美元来发展中国汽车产业链。所以美国要开始审计底稿,中概股估值集体跪了,还有被退市的风险。
与此同时,拿着美元回国内“内卷”的生意也不好做了,教培、社区团购等互联网公司先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监管,互联网行业正式入冬。
中概股企业内外交困,最近一直在喊疼,前几天有很多互联网人在朋友圈转发一篇讽刺年轻人不懂经济的文章:
“什么叫中国经济?他们不懂,也不关心,他们唯一关心的中国经济就是芯片和所谓的硬核科技,至于衣食住行,都太俗不可耐了,不重要,当然,如果他们叫的外卖晚了十分钟,他们可是会骂娘的,骂起外卖小哥来比谁都狠。”
年轻人可能确实不如大佬们懂中国经济,但是年轻人和企业家,到底是谁在承担改革的代价呢?
反映东北经济改革中下岗工人的电影《钢的琴》导演张猛,在一次采访中说过:
“我们通常想,在一个时代变革时,底层大众人民都是抗争的。但其实不是,他们反倒变成了替这个时代消化的一拨人。”
这句话放在今天同样适用。
有些人喊疼后还可以“组织优化”、“集体毕业”,年轻人付出的代价却是马斯洛五大需求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是失业、被裁、没住处,是把最好的青春年华消磨在苦闷、失意和在520给女朋友买不起一束体面的玫瑰花上。
高高在上地认为互联网遭受的痛苦年轻人体会不到,粗暴地以二元对立来嘲讽现在年轻人不行了,就像认为当年东北国企倒闭疼的只有厂长一样可笑,这是另一种傲慢:
一种用经验、阅历和所谓共识来约束年轻人,鼓励大伙一起回到老路上继续狂飙下去的傲慢。
但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感到疼,也依然不愿回到老路上去?面包吃不上了,还依然愿意为华为、芯片和硬科技呐喊?
更多年轻人还是相信,改革是为了明天会更好。
难不成要他们相信互联网携资本以令菜贩、房价再涨一倍经济困境就迎刃而解的老路会更好吗?
03
最近,身居上海的畅销书《置身事内》作者兰小欢教授发了一条“饱含负能量的正能量”微博,他说知道经济和竞争有多残酷,就不会过多夸大情绪的作用了。
信心可能比黄金重要,但远没有“总得继续活着”的力量重要。
每个在危机中倒下去的老板背后都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他的生意,所以当经济机器再次开始轰鸣的时候,不管乐观还是悲观,你都得再次跳上去,或者被甩下来。
多了解些二十世纪各种大战期间的经济故事,多了解些大灾大难后经济的重建故事,可能就会明白,锥心疼也好,刻骨恨也罢,世界都不会回头看一眼。
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改革、疫情管控不是为了站在年轻人的对立面,当然也不是为了站到企业家的对立面,如果谁到现在还这么想,那就是悟性就太差了。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去年6月写过一篇分析中美战略竞争的文章,提出了一个特别客观朴素的观点:
中美双方在网络领域开展战略竞争的经验都不多,在实践中都可能制定错误战略而遭遇挫折。这就意味着双方谁能及时调整战略、纠正错误,谁就能赢得这场竞争。
有没有委屈?有时候也有委屈。但该不该把一些事情简单情绪化地理解为自己的对立面?这是一种智慧。
在整个互联网圈散发着负能量的今天,周鸿祎当年主导的360回A股上市和最近滴滴官宣将从纽交所退市,像是两个相反的寓言。
说起来,周鸿祎肯定是不愿意“在危机中倒下的那种老板”。
2003年,红衣大炮除了跟李彦宏在法庭外面打了一架之外,其实还赶上了非典。
周鸿祎说当时“非典”袭来,已经没有人敢坐飞机了。但他率先想到的却是没有人敢坐飞机,那就是意味着现在没人做生意了:
“这正是我去全国各地推销产品、抢占市场的大好机会。”
于是老周戴上防毒面具,频繁地坐飞机到全国各地去见代理商。当年国航飞机每次落地,都会响起一首熟悉的乐曲。周鸿祎说后来每次听见这首曲子,都会想起当年的情形。
我一直在想,假如周鸿祎年轻时赶上了现在被封控在哪个城市,坐不了飞机也出不来,会想出些什么点子呢?
红衣大炮这么能折腾的人,应该不愿意整天躺在一米八的小床上自怨自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