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商中国
一块人造肉到底“值”多少钱?答案有很多。金字火腿的股价剧烈波动也许给出了其中一个答案——卖了12块肉之后,10月中旬该公司股票市值一度暴增27亿元。
经历了一轮暴涨之后迎来暴跌,目前人造肉概念股正回归平静。
国内投机资金偏好于将美股来给A股相关概念股进行对标。今年5月份上市的美股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曾经狂涨5倍。而金字火腿一度大涨也与今年A股公募基金经理押宝肉价上涨行情相关。
回归基本面来看,人造肉属于高科技领域,金字火腿想要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恐怕要拿出高额研发资金,才能制造出自己的人造肉产品,且不能确保一定会被市场接受,而该公司依赖于美国杜邦公司的技术支持,也限制了金字火腿按人造肉科技股的估值。
12块肉一度撬动27个亿?
金字火腿10月下旬回应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告内容令人大跌眼镜。该公告透露,10月7日,公司生产的牛肉味植物肉饼在金字火腿天猫旗舰店上架预售,预售份数为1000份;至10月10日,平台预售的下单数量为3人共12份,数量较少。
不过,凭借这12块人造肉对噱头,金字火腿的市值却一度因此增加了27亿人民币。市场情绪对金字火腿人造肉情绪最高的时候,公司股票连续多个涨停,市值一度达到77.4亿,较炒作前的49.9亿,最高增加了27亿人民币的市值。不过,之后迎来了一轮暴跌,市值回落后依然稳定在57.7亿附近,市值增幅回落至8亿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金字火腿要开发人造肉,来自早前一则消息:金华火腿透露已与美国科研公司杜邦合作生产“人造肉”产品,并将在淘宝旗舰店预售,这立即引起市场关注,随后该公司股价在6个交易日内5次涨停。
两大市场因素刺激A股人造肉炒作
资金对金字火腿上述信息的敏感,来自于美股市场人造肉概念股的强劲表现。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上市首日(2019年5月3日)股价便暴涨163%,投资人看到了“人造肉”行业的价值,纷纷涌入。
首日暴涨的Beyond Meat在随后一段时间,持续引爆市场——该上市公司从今年5月初的最低45美元,一路狂飙到今年7月底的每股239美元,股价在两个多月内最高翻了5倍。
国内的投机资金偏好于将美股公司来给A股概念股进行对标,与此同时,金字火腿本身的消费品属性,也与今年A股市场的主流热点相切合,从而令该公司立即成为市场的炒作对象。
与此同时,国内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也是引发市场对人造肉概念股关注的另一大原因。
商务部官网显示,上周(10月21日至27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4.6%,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3%。其中,备受市场关注的猪肉价格持续上涨。
公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508万吨,同比下降8.3%。其中禽肉、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1539万吨、458万吨和330万吨,分别增长10.2%、3.2%和2.3%,猪肉产量为3181万吨,下降17.2%,供给大幅下降。
而从需求量看,尽管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全国猪肉消费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4年的5719万吨下降到2018年的5613万吨,减少106万吨,降幅约2%,但仍旧处于一个较高的需求水平。
实际上,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募基金就开始大举杀入确定性十足的猪肉股中。据统计,6月末,基金持有猪肉股合计16.34亿股,一季度末时则为10.44亿股,持仓规模环比增加56.5%。在今年10月单月的公募基金涨幅排行榜上,前10名基金产品中有8只基金的第一重仓股均为猪肉股或食品股,在肉价飙升的背景下,人造肉的故事很容易引起一些资金的共鸣。
美股人造肉概念股开始被机构看空
不过,故事毕竟只是故事,虽然人造肉的概念很美好,逻辑也颇为通顺,但对当前的社会消费而言,人造肉仍然处于培养阶段,人造肉至少现在还只是一个故事。
目前,想要中国消费者接受人造肉本身就十分困难。从金字火腿最新披露的出售数据看,虽然有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并且相对便捷的大平台网络预售,但12块肉的订单数据,足以说明人造肉想要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主食仍然任重道远。
“可以把人造肉与自行车做一个大致的比较。”有私募基金经理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人造肉或许在欧美已经不是故事,但在中国不一样,人造肉的理念非常类似于自行车,这往往出现在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在中国,自行车还不是主流人群眼中的时尚。
人造肉在欧美市场的销售看起来还不错。10月28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Meat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期内,营收9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0%,超出此前分析师预期的8220万美元。
尽管如此,BeyondMeat股价却在业绩披露后暴跌了23%,也就是说,从7月底到10月底,该公司的股价暴跌了63%!每股价格从239美元跌到83美元。摩根大通、高盛乃至瑞士信贷也纷纷加入了看空Beyond Meat的队伍。
富国银行分析师提到,目前的人造肉生产商面临两个问题,即估值和新的竞争。虽然看好基于植物合成的产品,但即便如此,Beyond Meat的增长潜力已经在当前估值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人造肉技术与资金投入是否划算很难说
正儿八经的人造肉公司BeyondMeat面临广阔的欧美市场,都被各大机构质疑业务的发展空间,国内公司所讲的人造肉故事就可想而知了。
市场人士表示,人造肉属于典型的高科技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这项技术涉及生物工程、分子化学和食品加工等多个专业领域,对技术要求极高,并不像许多人以为的只是把大豆等作物捣碎再加入添加剂仿制肉的形状和嚼劲,而这些技术基本不掌握在本土公司手中。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在欧美市场,几个头部玩家凭借其技术资源已经建立人造肉领域的核心技术壁垒,例如Beyond Meat用豌豆编织蛋白模拟口感、用甜菜汁“仿血”;Impossible Food用大豆血红蛋白制造风味与香气等。从研发时间来看,Beyond Meat2009年成立、2013年开卖首款产品、代表性产品2016年才面市。Impossible Foods也不例外,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据报道,其历时5年、耗费8000万美元才研发出首款产品。
拥有大量一流研发人员的高科技公司尚须投入七八亿人民币才研制出产品。也就是说,如果金字火腿想要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恐怕至少需要拿出几个亿的资金,才能制造出自己的人造肉产品。
因此,有市场人士质疑,金字火腿搞人造肉更像是噱头,人造肉研发成本极高,且产品销售不确定性高,看起来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尽管已经抱上杜邦公司的大腿,贴上人造肉公司的标签,但要真正成为一家人造肉公司恐怕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管理层最近的动作也说明了这一点。在股价拉升之后,10月22日晚间,金字火腿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施延军及其一致行动人施雄飚、薛长煌拟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48,915,660股,董事兼董事会秘书王启辉拟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768,674股,监事夏璠林拟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410,000股,上述拟减持股份数量合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5.12%。
这也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并于10月23日下发关注函,要求金字火腿再次说明在互动易平台披露植物肉相关信息的目的和动机,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以配合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董监高减持的情形。10月25日晚间,金字火腿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不存在主观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更不存在配合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董监高减持的情形。公司实控人此次减持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归还金字食品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款,以及降低股权质押比例。
显而易见的是,金字火腿的12块肉,为公司管理层的减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