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泥蚂”大举入侵青岛海域,“海底蝗虫”仍有谜团未解

7月6日,青岛胶州营海码头渔民胡大山在自家养殖区里捕捞出1200多斤海星、“白泥蚂”等敌害生物。他家5000多亩蛤蜊苗被这些敌害生物吞噬掉三分之二,这意味着数百万元的损失。

青 岛海域的“海星之患”,最早引发关注是在2006年。当时,青岛仅胶南地区因海星灾害导致的鲍鱼养殖损失就达到4000余万元。去年,青岛胶州湾海域牡 蛎、蛤仔底播海区再次暴发海星,平均密度达到50个/平方米。此次,与海星一同出现的,还有一种被称为“白泥蚂”的软体动物。

据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消息,因对贝类养殖生产造成危害,青岛市决定暂时在一定区域允许养殖户采用地笼网、底拖网对海星和“白泥蚂”进行全面清理。

“白泥蚂”成规模出现,这在青岛是首次,而对于这个新对手,人类还知之甚少。

7月初,渔民捕捞上来的“白泥蚂”。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供图

“白泥蚂”和海星同时出现

43岁的胡大山自小在胶州湾长大,从事海洋水产养殖已经15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白泥蚂”。“它们就像‘军团’一样,密密麻麻冲进养殖区,将成片的蛤蜊苗吞掉。”

胡大山说,潜水员5月底发现,养殖区里已经出现了海星,还有少许“白泥蚂”,但因为当时数量较少,大家并没过多在意。一个月后,养殖区5000余亩蛤蜊苗遭受灭顶之灾。

“白泥蚂”学名为经氏壳蛞蝓,为壳蛞蝓科壳蛞蝓属动物,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一般体长在40-42mm左右。其生长速度较快,腹腔内牙齿发达,能够捕食蛤蜊、牡蛎等养殖贝类,长相酷似蜗牛,外边有一层薄壳。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成林表示,比起不起眼的“白泥蚂”,海星已经在北方海域泛滥了十余年,人们把这样的敌害生物称为“海底蝗虫”。作为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海星主要掠食鲍鱼、蛤蜊、扇贝、贻贝等经济贝类,有时也摄食蠕虫类、海鞘以及海胆等其他棘皮动物。

一些青岛渔民告诉记者,“白泥蚂”一直都有,但很少,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不像海星那么恐怖,海星会紧紧趴在蛤蜊上,能把蛤蜊闷死。”

据了解,海星进食时,首先用腕和管足抓住食物,将胃从口中翻出包住食物,然后分泌各种消化酶消化食物,因此,海星对贝类养殖的危害很大。相关数据显示,一个刚满月的小海星,6天内能吃掉50多个小海螂,一个成年海星1天内可以摄食5-6个海蛤。

相 比之下,人们对于“白泥蚂”知之甚少。截至2022年7月8日,以“白泥蚂”“经氏壳蛞蝓”为篇名的知网学术论文为零篇。据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消息,目前可 以确定,海星和“白泥蚂”都能够捕食蛤蜊等,是养殖贝类的敌害生物。但“白泥蚂”为何会成规模出现在胶州湾、它们从哪里来、是否与海星存在捕食等关系,仍 有待进一步研究。

“白泥蚂”不能吃,青岛允许暂时使用地笼网

今年62岁的郑海清是胶州营海码头一家渔业合作社的社长,他告诉记者,这次青岛市在禁渔期间暂时放开地笼网和底拖网的使用限制,以快速解决海星、“白泥蚂”泛滥的问题。“当然,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每年的5月1日到9月1日,是中国黄渤海区伏季休渔期,休渔期内禁止非法捕捞行为,而“地笼网”更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工具,其他被禁止使用的还有电脉冲、帆张网、多层囊网拖网等。渔民在禁渔期、禁渔区使用禁用工具或方法捕捞的,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青 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请示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决定自7月1日起,在胶州湾划定区域,允许养殖户采用地笼网和底拖网的作业方式,对海星和经氏壳 蛞蝓进行全面清理。其中,底拖网放开时间为7月1日至20日,地笼网放开时间为7月1日至31日,且底拖网作业船只限定为养殖渔船,地笼网在处置工作结束 后统一收缴销毁。

7 月3日上午9点,胡大山站在一艘不足12米长的渔船上,举起手机录了一段视频:一名船员正在用底拖网捕捞海星等敌害生物,甲板上的海星堆了厚厚一层。胡大 山说,大量且大个的海星密集分布在贝类养殖区海底,只有使用拖网才能最有效地捕捞,而地笼网的作用相对有限,“我们养殖区总面积是1万来亩,照这样的打捞 速度,再过十多天就差不多打捞完了。”

在胶州湾红石崖海域贝类养殖区,海星占据绝对数量。但当地渔民对“白泥蚂”更厌恶,因为相比海星的可食用性,“白泥蚂”不能吃也不能卖,只能将它们拉上网后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让它们脱水死亡。

据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专家介绍,“泥蚂”就是泥螺,是可以食用的,但是这种在海底专吃蛤蜊苗的不能食用。它们能够分泌一种黏液,密集的黏液分布在海底,可以造成贝类大面积缺氧死亡,也会引起人体过敏。

郑海清告诉记者,青岛人将“泥螺”叫为“泥蚂”,能吃的泥螺被当地人称为“黑泥蚂”,而这种“白泥蚂”没有任何价值,让人一看就皱眉头。“即便海星可以吃,也只能吃它的生殖腺,而且海星收购价比较便宜,需求少,捞上来卖也远远不能弥补养殖区损失。”

青岛市餐饮业从业者于女士曾经营过渔业合作社,在她看来,靠“吃”解决海星成灾是不科学的,因为海星只有长大后才能用作食品,利润率较蛤蜊低不少,而且幼体海星就已经有相当大的破坏力,足可以吞食掉养殖区里其他贝类生物。

7月3日,胡大山和船员打捞的海星和“白泥蚂”。受访者供图

关于“海底蝗虫”,还有许多疑团待解

记者发现,目前国内对于海星、“白泥蚂”等敌害生物的研究仍不足。

在知网平台上,关于防治海星的学术文章不足5篇。李成林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国内关于海星生长、发育等繁殖生物学方向的研究报道很少,其危害也没有引起学者及渔民的高度重视,“一旦量变积累成质变,就会有灾害发生,而且代价巨大。”

而对于“白泥蚂”为何忽然大规模出现、为何今年和海星同步“亮相”,目前科学界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业界人士认为,要彻底解决胶州湾敌害生物暴发问题,需要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搞清楚敌害生物的生活史、适宜生境、迁移习性等,从环境、资源组成、生态系统方面多维度解析其发生过程,制定必要的防除和预警机制,保持生态系统平衡。

有一种说法认为,海星增多,主要是由于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使其存活率提高。另外,海星的繁殖力强,每只海星大概能产出250万个卵,且成年海星没有什么天敌,所以很容易就泛滥了。

李 成林告诉记者,海星、经氏壳蛞蝓的增多,有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比如海域水质的营养盐、pH值、水温等水文因子的变化,会影响这些物种的生长繁殖速 度。同时,贝类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喜食贝类的生物大面积暴发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一些人为活动也可能使天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为海星、经氏壳蛞蝓 等的存活率迅速提高提供可能。

“海星除了热衷吃贝类动物,其实也吃软体动物。有资料显示,海星几乎能捕食所有找到的动物。但它好像不吃‘白泥蚂’,还和‘白泥蚂’几乎同时出现,它们有着怎样的关系,这还需要探索。”李成林说。

专家:防治工作应进入常态化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海星和“白泥蚂”有时混杂在一起被同时捕捞上岸,但从整体来看,海星和“白泥蚂”并不是“平均出现”。在胶州湾红石崖海域贝类养殖区,海星占据绝对数量;而在胶州湾中南部部分贝类养殖区,则几乎全是“白泥蚂”。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胶州湾红石崖海域贝类养殖区养殖贝类一万余亩,是此次受海星暴发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其密度为15-20只/平方米,而在胶州湾中南部贝类养殖区,海星密度为1-2只/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针对暴发的海星和“白泥蚂”,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已邀请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等专家,先后到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胶州市营海镇、城阳区红岛街道实地调研,并组织出海潜水采样调查。

同 时,该局正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应对近海捕食海星卵及幼虫的鱼类数量锐减问题,减少海星生物量的增长;利用海星幼体喜欢寻找附着基质附着的特性,研究阶段 性防除的手段。未来,还将组织相关专家加强对海星发生机理的研究,建立海星暴发预警体系,进一步保障胶州湾贝类养殖安全。

“解 决海星等敌害生物大量出现的问题,需要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入手,多学科协同努力,也需要政策、产业等方面的共同发力。”李成林介绍,目前有物理防治、生物 防治、加工利用等防治办法,但希望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组织研究人员对胶州湾内海星等敌害生物的分布、危害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同时,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 法律法规,严格检验检疫异地进入的船只,限制携带海星幼体的工具载体在不同的海域之间传输。

李成林表示,消除或减轻敌害生物灾害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渔民、专家及相关部门在日常就注意防治,做好养殖区内的清理工作,不要让敌害生物“从量变积累到质变”。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