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老国企”自主创新破难题 深化改革有效激活“新青春”

图集

新华网哈尔滨12月7日电从1953年一路走来,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重)始终坚守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最上游”,为国家实施一 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关键成套设备和基础材料保障。近年来,中国一重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制造能力,突破了一个个“卡脖子”难题,为完善我国工业体系建 设作出巨大贡献。尤其是新涉足的风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通过深化“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让“老国企”焕 发“新青春”。

进军市场“老国企”主动拥抱新产业

走进中国一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一重在不断攻克和解决重大装备“有无”问题中,形成了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 需求为主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累计为国家开发研制出421项新产品,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75项,为各行业提供机器产品近600万吨,保障了国防 安全、科技安全、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

70年后,这里的生产场景依旧热火朝天,不同的是,一股新产业的劲风,迅猛袭来。

在中国一重龙申(齐齐哈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技术工人们正在组装风力发电机的机窗状态检测设备。2021年4月,齐齐哈尔市和中国 一重集团联合打造的齐齐哈尔风电叶片制造园区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5月25日,长76.6米、重17.5吨的首支风电叶片在园区成功下线。

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说,首支风电叶片的成功下线,标志着中国一重基本形成了覆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风场建设、运维服务等全产 业链体系。主机(电机)年产能可达到600台,风机轴年产能可达到840根左右,柔塔(钢塔)和混塔两个类别的年产能可达到200根。

作为中国一重创新发展的见证,风电叶片制造项目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还将全面提升齐齐哈尔市及周边地区的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及配套能力,形成具有区位优势的现代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自主创新 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如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把企业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力和全球产业话语权?这要从一个“倒立的茶壶”说起。

在中国一重生产车间内,一个巨型的钢锭正在15000吨水压机上淬火锻造。中国一重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紧盯着一个像倒立茶壶一样的大型锻件,不 断用手势指挥着锤头下压的力度。这就是中国一重专为国产核反应堆冷却剂主泵打造的不锈钢锻造泵壳,它的生产成功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铸造泵壳的质量问题,而 且最大限度地减小了锻造余量。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求不来,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中国一重技术中心总经理聂义宏说,中国一重要始终站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垄断的第一线,实现我国系列重大技术装备“从零到一”的跨越。

近年来,中国一重坚持在破解“卡脖子”难题上下功夫,建立起核电大型铸锻件联合研究中心和重型高端复杂锻件制造技术变革创新研究团队。设计、制 造了72项首台套新产品,开发了94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解决了8项“卡脖子”难题。实现了1000MWe级核电机组常规岛整锻低压转子国产化,以及 我国三代核电核岛一回路主设备及常规岛主要大型锻件全部国产化,承担了“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全部制造任务。研制成功国内首支调相机转子,打破了 外企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

如今,中国一重已发展成为中国核电装备的领导者、国际先进的核电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

深化改革 “百名人才工程”激活“新青春”

2012年,中国一重经济效益开始下滑。2016年5月,中国一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依靠“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破局,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发展环境,专门实施了“大国”和“首席”两个系列“百名人才工程”。

受益于“三项制度”改革,2020年,中国一重中型装备制造厂缸块班高级技师迟海晋升为“中国一重首席技能大师”,并成立了“迟海工作室”,不仅每月薪酬补贴多拿了3000元,而且通过开展技术攻关,产生了50多项科技成果。

改革,让中国一重在岗职工由10962人减至8000多人;管理人员和辅助生产工人大幅精简。比学习、比创新、比贡献……中国一重成功实践科技人才创新动力机制,设立创新活动室152个,凝聚创新人才3000余人,完成攻关项目3500余个,累计创效近7亿元。

2021年,一重集团深化改革三年行动31项任务全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再创新高。

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说,未来,中国一重将紧盯用人市场化、产品市场化、科研市场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由过去试点式的、 局部的制度创新向系统化、整体化制度设计转变,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全力加快转型升级,构筑发展新优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完)

文字:梁冬 才萌

统筹:管建涛 颜秉光

摄影:王建威 唐铁富

海报:史峻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