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

藏记行囊——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2年,他们践行“四力”,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场到神舟飞船发射和回收的现场;从乡村振兴大潮中的山村农户到登顶珠峰的普通牧民;从守边护边数十年的母子到泸定地震中的“汶川哥哥”;从珍贵文物的考古挖掘现场到“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工地……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记录历史。

从2023年1月1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2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希望与力量。

2022年2月,我开启了在西藏分社为期一年的锻炼生活,这是我第四次踏上青藏高原。

出发之前,我曾再三思考一个问题:再探“第三极”,我希望拍摄什么?西藏地大物博,是“摄影者的天堂”,除了记录这里发生的事情,我更应成为真 实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一份子。反复推敲后,我得出了结论:拍摄青藏高原上有关生命的真实故事,并通过这些生命的故事内观自我,将我对眼前景象的理解和感受赋 予照片。

我时常想,为什么我会一次又一次地渴望来到西藏?是什么力量让我对这方土地永葆好奇?当我背起行囊,开启这段生命探索之旅,途中遇到的人与物给了我答案。

天地之间

3月14日,进藏后的第16天。在飞扬的尘土中,我们驱车前往珠峰大本营。寒风凛冽,浓雾弥漫,“大地之母”身披霭霭白雪,静穆地立在眼前,令人顿生敬畏之心。

↑2022年3月14日在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大本营拍摄的珠穆朗玛峰。

我迅速找好点位,架好三脚架拍摄延时镜头,无人机升空,朝着珠穆朗玛峰的方向飞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们常感叹珠峰的伟岸,却不易察觉它的遥远。无人机顶着逆风向前飞行五千米,周围的景物呼啸而过,珠峰在镜头中却岿然不动。

是什么力量,使我在严寒和狂风中持续拍摄两小时,身体已感觉麻木,可血液依旧沸腾。不禁感叹珠峰的伟力——纵使世间万千变化,它都不为所动,俯瞰着整个世界。我想,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既要有勇攀高峰的决心,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

↑2022年3月24日拍摄的世界上第三大冰川——普若岗日冰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藏地之美总是蕴藏着无限诗性。

↑2022年3月24日拍摄的西藏最大的湖泊——色林错。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遥望苍穹,斑斓星河入梦来。

↑2022年5月4日在布达拉宫前拍摄的星轨。

↑视频:《遥望苍穹 斑斓星河入梦来——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十年磨一剑探索宇宙奥秘》

生灵为伴

初夏时节,在昌都市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7岁的藏族阿妈向秋拉姆向我们讲述了跨越半个世纪的人鹿情缘。

↑2022年5月21日,向秋拉姆在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照顾马鹿。

五十多年前,向秋拉姆上山干活时,发现三头刚出生的小马鹿,担心它们饿死或被野兽叼走,便把它们抱回了家。年幼的马鹿无法自主进食,向秋拉姆便 嘴对嘴给它们喂牦牛奶;晚上担心小马鹿着凉,她甚至搂着它们一起入睡。她说:“当时家里条件并不好,只养了三四头牦牛,青稞也刚够家人吃的,但这是与我有 缘的生灵,绝不能让它们饿着。”两年后,向秋拉姆将它们放归山野。令人惊喜不已的是:在冬天,三头马鹿回来了,还带来另外几头“小伙伴”。

↑2022年5月21日在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马鹿。

当地政府得知向秋拉姆收养马鹿的事迹后,划出一块草场用于马鹿冬季觅食,并将照顾马鹿的工作交给了她。在向秋拉姆的守护下,马鹿数量日渐增多。寒来暑往,原先的三头马鹿先后自然死去。向秋拉姆“感觉像是‘自己的孩子’走了,像身上掉下一块肉一样疼”。

↑2022年5月21日在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马鹿。

如今,向秋拉姆已退休,尽管步履蹒跚,但她仍常常来看望这些老朋友。

↑2022年5月21日,向秋拉姆在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给马鹿喂食。

我数次深入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那里天气严寒,却烈日当空。不多时,我们都晒成了“高原黑”。

七月,我们正巧赶上藏羚羊产崽季。一只刚出生的小藏羚羊支楞着耳朵,瞪大乌黑的眼睛望着我们,四肢蜷缩匍匐在草地上,身体湿漉漉的。它喘息着努力站起,却跌倒在地,再次撑起,又跌倒。微风吹拂,阳光抚慰,给予它生的力量,终于稳稳地站立起来。

↑2022年7月11日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刚出生的藏羚羊幼崽。

刚出生的小藏羚羊,经过几十分钟的练习,就可以学会站立和奔跑。

↑2022年7月11日,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只藏羚羊幼崽在跟随母藏羚羊奔跑。

为了解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我们专程走访了那曲市双湖县城以北的亚阿木管理站。洛桑日达和7名队友是这片高海拔无人区的守望者。

前夜生起的炉火早已熄灭,黑色的羊粪倒入火炉,屋内开始暖和起来。洛桑日达说,“燃料最常用的还是动物粪便,火炉是双湖的标配。”

↑2022年3月26日,洛桑日达在亚阿木管理站用取回的冰烧水。

每日清晨,洛桑日达和他的伙伴们便骑着摩托车向着无人区深处进发。一本记录本、一支笔、一包糌粑和牛肉干、一副望远镜,就是他们的常用装备。他说:“我们平常每次巡视会行进100多公里,有时看到被铁丝网困住的野生动物,还会进行救助。”

↑2022年3月26日,洛桑日达(左)与队友正在观察野生动物。

↑视频:《全球连线|野生动物的乐园——西藏建设生态文明高地成果斐然》

拥抱新生

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多达200天,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双湖县,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我分别在3月、7月、8月前往双湖,深刻体会到那儿生存环境之艰苦。

↑2022年3月26日在双湖县嘎措乡乌如放牧点拍摄的牧民。

2022年7月,在2019年开展首批北部3个乡镇高海拔生态搬迁的基础上,西藏实施双湖县第二批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又一批牧民告别苦寒高远的藏北腹地,前往雅鲁藏布江畔的森布日安置点。

搬迁前一天的傍晚,西热加措从100多公里外的牧场赶回家中。“这次我先去把新家安置好,等牧忙结束,全家人再搬过去。”

↑2022年7月18日,西热加措在放牧点的帐篷内亲吻儿子曲扎加措。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19日20时许,经过1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18辆客车缓缓驶入森布日,300多名多玛乡群众抵达新家园。一阵阵激昂的藏戏鼓声、一声声“欢迎到家”的美好祝福,当地群众手举象征五谷丰登的“切玛盒”,逐一献上哈达,迎接新邻居。

↑2022年7月19日,森布日安置点的群众向西热加措献上哈达。

我们陪同西热加措走进新家。在这里,他们一家五口分到了110多平方米的二层新居。进屋后,西热加措拧开厨房的水龙头试了试,又打开每个房间的灯,随后走上二楼,凭栏远眺。

↑2022年3月22日,霍党生在森布日幸福家园第一双语幼儿园准备跳课间操。

眼前这个古灵精怪的藏族孩子,名叫霍党生。为什么给孩子起汉族名字呢?父亲巴桑给出了答案。

2017年8月,巴桑的妻子曲德在双湖县人民医院突然腹痛。“医生说孩子的胎位不正,母子可能都会有生命危险,让我们立即去拉萨进行剖宫产。可这里离拉萨大约700公里,路程这么远,要是半路中出问题了可咋办啊!”巴桑当时心急如焚。

正巧,中石油援藏医疗队在双湖开展义诊,闻讯马上成立手术队,由妇产科医生霍志平主刀。为避免缺氧影响动作精准,他们边吸氧边手术,一个半小时,母子平安。这是我国首次在海拔5000米以上开展剖宫产手术。

↑剖宫产手术现场(资料照片)。

为表达感激之情,巴桑夫妇决定让孩子随主刀大夫霍志平的姓,取名霍党生。第二天,双湖县措折罗玛镇的桑吉卓玛也接受了霍志平大夫主刀的剖宫产手术,为孩子取名霍油生。

↑视频:《刻录在名字里的雪域巨变》

血脉传承

八月,我们走进拉萨一座静谧的藏式小院,孜东唐卡传承人平措多布杰正与徒弟们绘制一幅大型唐卡作品。

↑2022年8月5日,平措多布杰和徒弟一起绘制大型唐卡作品。

平措多布杰端着装满颜料的碗,指导在梯子上描线的徒弟说:“心要静,笔要稳,描线、勾笔、造像……每一步都不能马虎,绘制唐卡考验的是耐心。”

孜东唐卡是勉唐画派的分支,其特点是背景加入青山绿水等元素,色调偏暖。勉唐画派是15世纪以后影响最大的藏族唐卡绘画流派,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2年8月6日,平措多布杰指导儿子索朗旺旦绘制唐卡作品。

索朗旺旦是平措多布杰的儿子,他说: “我们平时以师徒的方式相处。”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总是在画布前忙碌,“父亲是一个温和而坚韧的人。我也会像父亲一样,为非遗技艺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8月5日,平措多布杰绘制唐卡作品。

望着画室里五颜六色的调色盘,我不禁想起五月在山间看见的大自然“调色盘”——千年古盐田。

↑2022年5月26日在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拍摄的古盐田。

5月,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盐井地区的加达村正值一年中最佳的“晒盐季”,盛满卤水的盐田沿澜沧江次第排开,倒映着雪域高原的天高云淡。

↑2022年5月26日在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拍摄的古盐田。

村民美拉一早来到盐田,开始一天的劳作。“3月到6月是晒盐的黄金时间,等到雨季来临,就不好晒盐了。”她边忙碌边说,从浇灌卤水到析出盐晶, 一般需要12天左右,经过高原强烈的光照和烈风蒸发,一块盐田产量约在25公斤左右。她的13块盐田每年可以带来一万多元的收入。

↑2022年5月26日,加达村村民在古盐田里劳作。

每块盐田面积约5平方米,架空于山间,上方覆上透水性差的黏土,下方由木棍支撑。站在盐田底部仰望,能看到盐滴结晶而成的盐柱。这项古老的技艺在加达村已传承1300余年。2008年,盐井地区的食盐晒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保存着3500多块盐田。

↑2022年5月26日,加达村村民在古盐田里劳作。

2017年以来,我四次进藏,途经西藏74个县(区)中的49个县(区),在36个县(区)进行过采访拍摄,亲历并见证了许多生命的故事。正是因为西藏的广阔天地和美丽生灵,让我一次又一次来到这里;正是因为雪域高原上无限的生命力,让我对这方土地永葆好奇。

肩上的行囊还是一样,心中的行囊日渐丰盈。在我最好的年华,奔赴雪域高原,记录平凡与伟大,收获感动与洗礼。

这一年,跋山涉水观自我,不为攀高峰,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观看周荻潇2022年的其他报道 ↓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周荻潇

编辑:黄晓勇、郝建伟、周大庆、邵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