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充电桩的充电效率能够达到像在加油站加油一样的水平,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大提速。这是许多新能源汽车从业人士共同的认知。一直以来,续航焦虑、充电焦虑、安全焦虑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三座大山”。现在,超级快充技术和超级快充站,试图从充电焦虑这一痛点入手解决问题。
超充站建设突然间加速了
从去年开始,超充站的建设速度加快,车企开始加码布局。
充电如加油般快速,超充桩呼声四起,充电模块将迎来“大餐”机会
广汽埃安举办“全球首个超充之都(广州)启动暨埃安超级充换电中心落成”仪式,将在已有的AIONVPLUS70超级快充版及A480超充桩基础上,大力推进超充、快换网络建设。据悉,广汽埃安计划2022年内建设22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其中广州市区为176座,其余44座分布于广东省内高速路服务区;到2025年在广州建设超过1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实现1.5公里半径覆盖,目标是将广州打造成“超充之都”。
早期已布局超充站的车企正从中获得红利。小鹏汽车在2022年一季度财报会上表示,在充电网络上覆盖更广、体验更好的小鹏自营超充站已成为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4月30日,小鹏汽车自营充电站达到954座,其中包括774座超充站。
作为超充站模式的先行者,特斯拉更是一骑绝尘。根据官方说法,特斯拉致力于为车主提供“以家庭充电桩和超级充电桩为主,目的地充电桩为辅,通用移动充电器为补充”的完备充电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4月,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超充站突破1100座,超充桩数量超过8500个。记者了解到,特斯拉的超充站拥有“城市站点”和“线路站点”两种布局路线,前者主要位于写字楼、商圈,方便用户的城市出行;后者则位于高速公路沿线、出口及其最近的酒店或写字楼。
新能源汽车新生品牌似乎都偏爱超充站。2021年4月,极狐品牌首家专属超充站在北京南三环路宋家庄石榴中心投入试运营,配备12根超充桩,单桩最大充电功率180kW。同年年9月,极氪能源品牌“极能”旗下超充站启动运营,超长续航单电机WE版车型能达到充电5分钟,NEDC续驶里程增加120公里。
行动起来的还有充电运营商。星星充电自营品牌美丽充的紫金港超充站正式启用。据了解,场站座落于杭州西湖区浙大紫金港校区旁,整站功率6240kW,最多可为128辆新能源车辆同时充电,单枪最大输出功率180kW。场站投用后,计划单站日充电量可达3万度,每日为1000车次新能源车辆提供快速补能服务。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特斯拉、小鹏汽车等车企都在陆续布局超充站,有些采取自建,有些是与其他企业合作合资,有些更是直接委托给第三方建设。
超充产业链合作就此展开
正如仝宗旗所言,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正在加入超充站“阵营”,其建设模式也在发生改变。
“车企布局超充站,说明当前的充电设施还不够完善,用户充电还是不方便。”万城万充副总经理梁翔飞告诉记者,国内超充站数量不多,只有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车企有部分车型支持超充。目前在城市内的绝大多数充电站,基于现行的国家标准就是普通快充,还达不到超快的水平。他认为:“车企为了匹配超充车型,需要主动建设超充站。对于运营商来说,如果单独投资建设超充站,在相关车型没有大量普及的情况下,投入与收入很难成正比。”
充电如加油般快速,超充桩呼声四起,充电模块将迎来“大餐”机会
5月17日,特锐德发布公告,称旗下公司特来电分别与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湾技研”)、轻橙时代(深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轻橙时代”)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和技术平台优势,合作互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安全、方便、高效的充电服务体验。
在这之前,10家XFC(eXtremeFastCharging)超充站在广州正式上线。据了解,XFC超充站就由巨湾技研与特来电合作建设。根据计划,双方将在2022~2025年联合共建1000座XFC超充站,并于2023年底前在广东、海南等地投建不少于300座超充站。巨湾技研成立于2020年,由广汽集团、广汽资本、广汽研究院先导技术团队与第三方战略伙伴持股平台共同出资,主要专注于超级快充动力电池和新一代突破性储能器及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可以说,围绕超充站的建设,产业链合作模式已经形成。
仝宗旗指出:“运营端的车辆肯定要以快充为主,包括大功率充电、超充等,缩短车主的充电时间,增加运营时间,这是用户的直接诉求。”由此看来,对于超充站的发展来说,出行平台的加入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前文提到的轻橙时代,便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出行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等。根据特锐德发布的公告,特来电与轻橙时代的合作主要将按照“车充联动、以充带车、车企联动、车网协同”的思路,利用各自拥有的资源,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充电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直流超充:车、桩、电三者的机会
相较于交流慢充和普通直流快充,大功率直流超充的补能效率更高,2-4min/百公里 的充电速度能快速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超充应用的推广需车、 桩、电力配套设施共同升级。由于超充峰值电压高达 800V 以上,电流达 600A,因此只 有受电方汽车电池充电功率达到 480KW 左右,才能够实现超充体验。桩端同样需要单 枪充电桩功率达到 480KW 才能完成“超充”,这意味着配电要求的提升。此外,若超充 充电高峰恰与用电高峰重合,超充桩带来的瞬时功率提升也会对饱满运转的配电网造成 额外压力。因此超充应用的推广对车企、桩企和电网端都提出了更多要求。
车端:主机厂已在动作,800V 高压平台车型密集发布。2019 年保时捷 Taycan 首次 推出 800V 高电压电气架构,充电功率最高可达 350KW,将充电时间缩短至 50 分钟以 内。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硅基功率半导体的耐压能力限制,新能源汽车厂商普遍采用 400V 电压平台架构。相较于 400V 电压平台,800V 电压平台工作电流更小,可以节省 线束体积、降低线路内阻损耗,提升功率密度和能量使用效率。2020 年吉利首次发布支 持 800V 的 SEA 浩瀚架构,此后国内车企加快 800V 高压平台布局。极狐阿尔法 S、阿 维塔 11、小鹏 G9、长城机甲龙、埃安 V Plus 车型于 2022 年内陆续上市,高压快充方案 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青睐,成为车企增加产品亮点的重要举措。
桩端:车企和运营商积极入局,桩企大功率充电桩占比提升。部分车企加速布局自 建充电网络,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巩固自家品牌汽车销量。截至 2022 年,共有特斯拉、 蔚来、小鹏、广汽埃安、大众、保时捷、长安阿维塔 7 家车企发布了自建或与桩企合作 共建大功率超/快充规划。国家电网作为国内第三大充电运营商,是国内最大的充电桩公 开招标企业,其招标需求具有风向标意义。2020-2021 年,国网 160KW、240KW 大功率 充桩招标数量占比分别由 34%、1%提升至 57%、4%,桩企纷纷加速大功率桩布局。
标准端:新充电标准的制定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现行充电国标 GB/T 18487.1-2015 中电压最高 950V,电流最高 250A,对应最高充电功率约 250KW,对超充 未有明确要求。因此当前各家超充桩仍不统一,车企、桩企对超充国标的需求呼之欲出。 2022 年 4 月工信部装备一司组织全国汽标委开展 GB/T 20234.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 连接装置第 3 部分:直流充电接口》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并且已形成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将充电额定电压提升至 1500V,电流在主动冷却下最高提升至 800A,将超 充纳入标准范围内。但由于完整标准包括充电系统控制导引、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三部 分,除充电接口外的其他两部分新标准制定进度相对落后。 根据我们的调研,预计 2023-2024 年完整标准有望落地推行,届时将进一步推进大 功率超充行业的发展。
充电模块市场扩大,上游元器件需求增长
一个完整的直流充电桩主要包括充电系统、监控系统、计量计费系统等,其输入端 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新能源汽车充电。从功能及成本占比 来看,充电模块是充电桩中最核心的部件。以常见功率 120KW 左右的直流充电桩为例, 充电桩由充电模块、配电滤波设备、监控计费设备、电池维护设备等组成,各部分成本 占比分别为 50%、15%、10%、10%。
充电如加油般快速,超充桩呼声四起,充电模块将迎来“大餐”机会
直流充电模块内部结构复杂,需要利用多种电子电气技术整合超过 2500 个电子元 器件,同时客户验证要求高、黏性大,因此在供给及需求端均有较高壁垒,目前国内充 电模块市场较为集中,优优绿能、英菲源、华为、永联等厂商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 这四家厂商市占率合计约 70%。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补能的需求,我国直流充电桩的功率不断提高,根据工信部 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中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直 流充电桩平均功率从 2016 年的 70KW 提升至 2020 年的 131KW,CAGR 为 16.96%。 按 照 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估计,预计在 2025 年中国大陆公共直流充电桩平均功率将达 到 167.19KW。根据我们测算,在充电桩平均功率提升与充电桩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下, 2025 年中国大陆直流充电模块市场新增 1453.6 亿瓦,保有量达 5272.8 亿瓦。
随着充电模块技术的不断完善,使用规模不断扩大,直流充电桩模块单瓦价格不断 降低。以 30KW 模块为例,根据优优绿能招股说明书及调研情况,充电桩模块单价已从 几年前的一元以上每瓦降低至 2021 年的 0.13 元/瓦。我们假设随着直流充电模块功率继 续提升,元器件规格及价格逐渐提升,2022-2025 年充电模块单瓦价格将分别为 0.125、 0.130、0.135、0.140 元,据此测算出 2025 年中国大陆直流充电模块市场空间达 204 亿 元,2022-2025 年 CAGR 为 53%。
原材料成本是充电模块产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假设直流充电模块行业平均毛利率为 30%(即成本占比为 70%),其中直接材料在 主营业务成本占比为 85%,据此可测算中国大陆直流充电桩所用的直接材料(功率器件、 磁性元件、电容、PCB、芯片、结构件等等)总体市场空间=直流充电模块市场空间*70% (成本占比)*85%(原材料占比),我们测算得出 2025 年中国大陆直流充电模块行业的 发展将带动上游充电模块中各类元器件新增市场空间合计约 121 亿元。
直流充电模块的主要原材料成本构成来自功率器件(28%)、磁性元件(24%)、半 导体 IC(8%)、电容(12%)、PCB(10%),其他如机箱风扇等占 18%。据此测算,至 2025 年,中国大陆的直流充电桩模块需要用到功率半导体器件需求为 33.9 亿元,磁性 元件需求为 29.1 亿元,电容需求为 14.5 亿元,PCB 需求对应为 12.1 亿元,IC 对应需求 为 9.7 亿元。
整车厂布局快充桩,带动大功率充电枪需求提升。比亚迪、广汽、小鹏、岗图、理 想等有望推出 800V 高压架构车型。200KW 级快充桩已在特斯拉、北汽极狐广汽等车 企战略部署范围;小鹏超充站支持 180KW 双枪直流快充桩,单枪最高功率可达120KW;蔚来继换电后推出未来超充补能方案,其超充站 210KW 主机 1 拖 4 配置功 率可随时升级至 270KW。配套部件充电枪作为车桩之间的桥梁,直接影响充电性能及 安全性,在新一轮市场趋势中,大功率直流充电枪有望迎来增长。 液冷充电枪解决大功率充电损害设备的难点。充电电流增大后接触端子及线缆的发 热量会快速增加,导致温度迅速升高,持续高温易损害充电装置的电子元件,严重的还 会引起烧毁安全事故。降低电缆发热的常规方法是增大电缆线芯截面积,但是充电电缆 特殊的使用场景要求其不可太粗太重,电缆线芯截面积不能无限制增大。大功率液冷充 电枪是通过电子泵来驱动冷却液流动,冷却液在经过液冷线缆时,带走线缆及充电连接 器的热量,回到油箱,然后通过电子泵驱动经过散热器散发热量,如此循环工作,可以 达到小截面积线缆通载大电流、低温升的要求。
充电桩的建设加速带动与之匹配的充电枪市场需求,我们估测目前国内交流枪均价 约 300 元,欧美交流枪均价 450 元,中美欧直流枪均价约 2500 元,各单价以每年 5%的 幅度降价,考虑到维修替换以及一桩多枪等因素,假设桩/枪数量比为 1:1.5,我们测算 出 2025 年中国大陆/美国/欧洲直流充电枪/交流充电枪的市场空间分别为 23.6/14.2, 4.3/6.8,9.0/5.8 亿元,2022-2025年市场增速CAGR分别为40%/24%、82%/59%、112%/20%。
充电枪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产业链参与的厂商众多。B 端充电枪供应商多为连 接器和线束企业,包括永贵电器、中航光电、胜蓝股份、康尼机电、巴斯巴、沃尔核材、 菲尼克斯、长盈精密等。C 端便携式交流充电枪品牌包括公牛、普诺得、特斯拉、小米、 多思达等,其中特斯拉、公牛、普诺得市占率较高。
文章来源: 未来智库,新能源汽车新闻EV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25062.html
来源:贤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