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关机构预测全球新造船市场的成交量将在7000万载重吨(DWT)左右。2023年,世界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将延续低增长态势, 需求收缩必将对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新造船市场已经处在复苏周期,短期调整不影响长期走势,特别是当前我国船企手持订单充 足,生产任务饱满,对船用电缆需求形成了较强的支撑。
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保持世界第一
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保持世界第一数据显示,2022年国际航运市场高位波动,细分船型市场保持活跃,我国船企抓住市场分化的机遇,承 接新船订单表现亮眼。我国船企2022年承接新船订单4552万DWT,连续两年新船订单量保持在4000万DWT以上。2022年,全球集装箱船市场延 续旺盛行情,全年新船成交380艘、2861.5万DWT。我国船企紧抓市场回升的有利时机,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取得较大突破,截至12月底,手持各类 集装箱船893艘、7824万DWT,骨干船企生产任务已经安排至2026年。未来两年是大型集装箱船的集中交付期,按计划我国船企2023年将交付44 艘15000TEU及以上大型集装箱船,占2023年造船完工总量单位20%以上。2022年,我国船舶手持订单量时隔6年再度突破1亿DWT,船企平均 生产保障系数(手持订单量/近三年完工量平均值)约2.7年,年均造船完工量有望保持在4500万DWT左右。从工信部消息来看,2022年,我国造船完 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DWT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7.3%、55.2%和49.0%,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3.5%、49.8%和42.8%, 各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
一批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建成交付。2022年,我国船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主要成果包括:第二艘 国产大型邮轮开工建造;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工程海上安装完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 号”命名交付;我国首艘、全球最大24000TEU(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交付;我国首艘、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号 完工交付等。
造船业绿色智能转型成关注重点,新船成交量将进一步增加
不可忽视的是,国际 海事组织(IMO)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等国际或区域绿色规则规范,也将对新造船市场回升起到中长期牵引作用。公开信息显示,IMO温室气体减排短期措施的新 规定已于2022年11月1日正式生效,2023年1月1日全面实施。IMO将为5000总吨以上的船舶建立其年度营运碳强度指标(CII)和碳强度评级 机制。“这是IMO首次为船舶建立正式的评级机制,也向市场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即鼓励政府部门、港口当局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为更优秀等级的船舶提供奖 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信息部副主任曹博说。IMO新政的实施对造船业影响众多且深远:新船设计面临更高要求、船队更新再加速,对配套装备/设备 也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其也迎来更大机遇——节能装备、动力系统、智能系统等都将进入新一轮产业升级。双碳战略驱动下,老旧船舶需要加装多种装置,变相增加 运营成本;中龄船舶可以通过降低主机功率和航速来维持在役时间,但也等于变相减少市场运力;而新造符合规定的船舶可以快速向替代能源动力方向转变。这将加 快新造船市场的复苏步伐,推动新船成交量进一步增加。
可以看到,我国船舶工业正在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因企施策地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发 展,是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增强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速产品创新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一批骨干 船舶企业已经或正在建立自动化生产线、流水线,有的企业已经建设了智能化生产线、智能车间。
船用电缆轻型化、复合化、特种化演进,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我 国船用电缆主要品种有中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和通信电缆等。目前,国内电缆企业生产船用电缆技术水平已与国际水平相当,除较小部分特殊场合 设备自带电缆外,外企已无法和国产电缆进行竞争,基本退出了国内市场。产品和技术层面,除部分油气平台用耐碳氢火焰和喷射火焰电缆、极地船舶用耐超低温电 缆等尚未完全国产化外,其余电缆基本实现完全国产化。现如今,世界造船中心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我国长三角地区,依靠其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交汇的地缘优 势,已经成为世界造船业投资转移的集聚区。国内船舶工业相对较好,受到我国海洋开发战略实施的影响,国内船舶工业面临巨大发展空间。我国能成功制造的新型 船舶种类不断增加,例如:成品油船、化学品船、海洋工程船、远洋渔船、大型集装箱船、客滚船、滚装船、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大型冷藏船、散货船、 渔政船、军用船、自卸船、大舱口多用途船、穿梭油船、高速无舱盖集装箱船、高速水翼客船、海上储油船、巨型油船和内河船舶等;另外还有缉私艇、救生艇、游 艇等小型船舶舰艇。
船舶行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拉动了船用电缆的市场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部分明确指出:推进高端机床装备、邮轮、大型LNG船舶和深海油气生产平台等研发应用。也就是说,在未来五 年,船用电缆将拥有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此外,随着造船由粗放向精细、绿色、智能发展,船用电缆向细分化、差异化演变,轻型化、复合化、特种化(大深 潜、耐辐射)等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传统的附加值低、技术难度低的线缆产品多用于修船,在新造船上应用会越来越少;新技术新船型提出的新需求线缆产品,因 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产品附加值也相应提高,技术竞争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