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成本占比最大的零部件,其安全性、能量密度以及经济性的突破备受关注。
正因为如此,在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3上海车展”,下同)上,除了新能源汽车大放异彩,还有不少电池企业。
据车百智库了解,上届上海车展仅有亿纬锂能等四家动力电池厂商参展,而这一次,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三星SDI、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弗迪、捷威动力、巨湾技研等企业悉数亮相。
其中,亿纬锂能的“π”电池系统,支持9分钟快充,欣旺达的全球首款量产“闪充电池”, 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等都让人十分期待。
这不仅是量的提升,更是质的飞跃。在汽车电动化大行其道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前景在不断推动动力电池企业在材料、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虽然目前钠离子电池、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是厂商主要选择的成熟技术发展路径,但是从动力电池技术创新角度来看,关于安全、性能、生产效率的提升等,仍远未到终局。
比如,一些企业在研发一种半固态或者固态电池,并把它称作下一代电池技术。这种电池技术到底是不是“全村”的希望呢?
1
什么是固态电池?
与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不同的是,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
在固态离子学中,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液的电池。固态电池一般功率密度较低,能量密度较高。由于固态电池的功率重量比较高,所以它是电动汽车很理想的电池。
固态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差异在电解质。锂离子的电解质是液态的,以凝胶体、聚合物的形式存在,让电池的重量难以下降。
此外,单一锂电池组的能量不高,因此必须将多个电池组串联,让重量进一步增加。工程、制造与安装电池组的成本占电动车整体成本很大的比例。
除了重量问题,锂离子电解质也具有可燃性,在高温下呈现不稳定,有热失控等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火灾。另外,电解质在低温也容易冻结,降低电池的续航力,还会腐蚀电池的内部组件,充放电的过程也会产生晶枝,降低电池的容量、性能与寿命。
但是,在固态电池内部没有沉重的液态电解质,电池内部更紧密,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能量密度增加。若将电动车改用固态电池,电容量理论上可以提升2 倍以上,充电速度也变得更快,寿命更长,让电动车续航力大增。
2
有哪些企业在布局固态电池?
由于固态电池在安全性,稳定性,循环寿命额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已被不少上市公司关注并加速布局。
当前,日本的夏普公司和索尼公司是固态电池技术的领军企业。夏普公司于2017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商业化的固态电池产品,美国的西门子公司、英国的Dyson公司等也在积极研发固态电池技术。
在中国,布局固态电池的企业主要包括威格路、清陶能源、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万向一二三、比亚迪、国轩高科、珈伟股份、辉能、北京卫蓝等。
其中,辉能科技在2022年公布了全球首个固态电池生产线。该公司计划在2023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应用的电池,并于2024年实现全面量产。这种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质量能量密度可达到383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1025Wh/L,且可循环500次。
国轩高科此前也曾透露,公司的高安全半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配套车型的电池包电量达160kWh,续航里程超过1000km,预计今年批量交付。
虽然各家在固态电池方面投入巨大,但是考虑到全固态电池本身的技术难度和高成本,可以说,各家厂商在固态电池方面上的研发和落地现在都陷入了瓶颈期。
例如,在电解质的选择、如何降低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有效接触弱、界面抗阻过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难点。
3
固态电池还没量产,下一代凝聚态又来了?
在大家还停留在固态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时,2023的上海车展上,宁德时代又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凝聚态电池。这又是什么黑科技电池?
据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介绍,该产品单体能量密度最高达500Wh/kg,采用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构建纳米级别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在年内就具备量产的能力。
磷酸铁锂电池电芯的能量密度只有110Wh/kg左右,而三元锂电池电芯的能量密度一般是200Wh/kg。
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能做得更高,接近200Wh/kg,所以比亚迪的A0级车小车海鸥与海豚的续航可以轻松超过400公里。
但是,这个凝聚态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基本相当于这类电池的2.5倍,也就是说同等体积下,凝聚态电池可以获得2.5倍的续航能力,这样的话,A0级车续航超过1000公里也不再是难事。
更重要的是,凝聚态电池还聚合了包括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以及新的生产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使之既具备优秀的充放电性能,又具备高安全性能。
国联证券认为,凝聚态电池属半固态电池的一种,并且在封装方式上可能革新为叠片软包的方式,但吴凯否认凝聚态为半固态,“是另外一个类别的电池”。
由于该类电池刚刚发布,关于电解质等介绍信息尚未掌握。业内人士对于凝聚态电池能否引领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表示目前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