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光伏》是中国光伏领军企业家的故事,也是中国王牌制造业突围与崛起的故事;它是一百年来中国人奋发图强,中国制造自主创新不甘人后的当代写照。它揭开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的三大谜题。
近日,随着欧盟宣布计划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反倾销调查,美欧脱钩的贸易激战愈演愈烈。实际上,同样是新能源领域,中国光伏早在十多年前便遭遇了美欧的联手打压,即所谓“双反”,美欧企图将我国的光伏出口计划全部扼杀。面对非市场化的打压,我国的光伏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但时至今日,中国光伏已站在了世界巅峰,这是中国第一个在西方话语规则下突出重围的行业,是第一个打破西方行业垄断打压的行业,是破解“碳排放”扼杀发展中国家阴谋的钥匙,是中国变换赛道进行降维打击的开始,是一个中国制造划时代的行业,是一张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片。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同比增长35.3%,其中我国光伏新增装机 87.41GW ,同比增长 59.3%。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光伏生产国,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 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国多晶硅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10 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2014年起,我国企业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已打破纪录56次。如今的中国不仅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和技术,还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规模。2022年,中国工程院对17个重点领域31个优先发展方向的评价中,光伏是唯一一个在产业链空间布局安全性中被评估为“完全安全”的产业。
根据麦肯锡对中美各个产业竞争力对比,光伏是唯一一个具备压倒性优势的行业。在美国视中国为最大竞争对手,对中国科技产业大力打压的今天,意义无容置疑。
2023年12月14-15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和宿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江苏宿迁盛大开幕。《大国光伏》一书年度大会上隆重发布。
本书作为描写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纪实性著作,由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共同作序,通过以行业代表性人物的人生经历为故事主线,以全产业链对“自主可控”与“降本增效”双重目标的不懈追求为理念线索,以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精神指引,将光伏行业作为中国碳中和王牌产业风云激荡的发展故事娓娓道来,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既见解深刻、发人深思,又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大国光伏》试图解答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三个“谜团”:
一是晶硅光伏产品作为一种西方人发明的科技产品,由西方人开创了多晶硅生产技术路线和光伏制造的各环节工艺流程,由发达国家科学家设计并定义了今天仍在大规模量产的各种电池片技术路线,为什么最终取得晶硅光伏产品全产业链领先地位的国家却是中国?
二是光伏行业在实现商业化近70 年的时间中,先后有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取得过制造业领先的地位,并实现过本国光伏跨越式发展的成就,为什么它们先后都失去了领先地位?中国是否会重蹈它们的覆辙?
三是为什么这样一个中国能取得全球绝对领先地位的行业,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却是承受着国人误解、指责、批判最多的行业之一?所谓的“三头在外”“补贴依赖”“垃圾电”“高污染”“高耗能”“没技术”“造富神话”“无序扩张”……这些说法因何而起,又有哪些说法早已不再困扰行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本书还致力于探讨一个核心问题,即新能源如何缔造新强国?作者将系统地阐述二者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哪些其他领域的事业将与光伏行业的发展形成“大合流”,奠定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基石。并由此得出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取得绝对竞争力的关键启示在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后发工业国家,在西方国家已取得先发优势的科技工业门类中,如何不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领先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能源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可再生能源的崛起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中国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和坚定的政策支持,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应用市场和光伏制造大国。本书以深刻的产业洞察和全面的史实梳理呈现了这一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光伏产业的机会。
作为长期研究美国问题的中美关系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的金灿荣教授认为,中国光伏经历过金融危机、“双反”打压等行业低谷,却依然昂首阔步向前发展,成为中国碳中和领域的王牌产业。“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扣人心弦的故事、鞭辟入里的分析,为读者展现了中国光伏行业从“三头在外”到“中国名片”实现跨越发展的顿挫与辉煌。”
经济学家管清友也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开拓市场,加速创新突破是中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突围崛起的必经之路。这条路很难走,但中国光伏用二十余载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赢之路。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能够系统还原其发展历史脉络的“通史”类图书,值得读者反复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