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回眸2023年,中国石油实施“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初步形成以地热、氢能、风光电和CCUS等“六大基地”和“五大工程”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布局,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上走在前、做示范。
一年来,中国石油加大地热、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稳步转型,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年来,中国石油坚定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在“双碳”与新能源技术、节能降污减排等领域不断提升科研与创新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榜样”。
一年来,中国石油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环保优先”原则,积极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和重大环境隐患治理,以绿色形象描绘“时代底色”。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中国石油以战略引领发展,用一项项领跑行业的技术、一口口向地下注碳的井、一座座综合能源补给站……逐浪绿色低碳,积极打造能源央企的绿色样本。
拥抱热能 地热产业跃上规模化发展新台阶
这一年,中国石油加快推动地热产业发展和布局,借助资源、市场、工程、技术4个方面优势,形成五大核心关键技术和四大工程建设实施能力,跑出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3年,中国石油新增的11个地热项目同批“入列”全国冬供方阵,遍布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10余个省区市,新拓展地热供暖市场面积超4000万平方米。2023年2月11日,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建设的曹妃甸新城地热供暖项目和武城县清洁能源供暖项目被评为“国家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项目”。8月6日,中国石油首个中深层U形井地热项目——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朝热R3-U1井组试运行,可满足49万平方米供暖需求。11月15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承建的北京市首个中深层地热供暖试点示范项目顺利投运。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雄安分公司工作人员检查0701地热项目设备运行状况。杨凯 摄
为供暖再添绿色新动能
讲述人:任考君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雄安分公司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2023年12月14日,北京通州的气温降至零下5摄氏度。此时,北京城市副中心0701街区D、F住宅区的公寓里却暖意融融,室内温度计的指针“定格”在25摄氏度。
这是北京首个中深层地热供暖示范项目“入列”冬供方阵的一个缩影。作为项目的参与者,看到整洁的井口、身处温暖的公寓中,我清晰地感受到:绿色供暖真的来了!
在华北油田第三采油厂从事井下作业10余年的我,从没想到自己会转战地热领域。
2023年10月初,在距离北京市供暖仅有约一个月的时候,我接到协助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重大工程——北京通州0701地热供暖项目建设的通知,紧迫感和压力迎面而来。
地热井钻探与常规油气井不同,它的钻井防漏标准与措施明显高于、难于常规井,且开采地热资源需采灌结合、以灌定采,注采数据发生问题大概率会影响采水情况。采水少意味着交换热量少,供暖面积势必会大幅缩减。
记得2023年10月10日那一天,项目5口井的注采数据突然显示异常。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施工局面,我们连夜制订作业计划,使用两组施工队伍分主次对地热井进行酸化改造。9天时间,我们咬着牙全力奋战,拼出了华北油田“加速度”,保质保量完成5口井的拆装。其中,两口井回灌能力更是高达200立方米/小时,打破了通州地区地热井效果最佳的纪录。
2023年11月15日,中国石油北京城市副中心0701街区中深层地热供暖试点示范项目顺利投运,首都冬季供暖成功再添绿色新动能。那一刻,作为一名石油员工,看到我们建设的地热井成功为0701街区D、F住宅区送去温暖,我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风光无限 风光气电融合发展
这一年,中国石油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协同的优势,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力,有序推进风光气电融合发展重点项目,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积极推动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全面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建设。
2023年3月17日,随着中国石油吉林油田美字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中国石油首个风电项目全面投产,年发电量达2.6亿千瓦时。塔里木油田分别在巴州尉犁县、且末县建成2座各1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于3月和5月正式并网发电。9月7日,中国石油成功收购普天新能源100%股权。11月15日,大庆油田首个风电利用工程——龙一联风光发电站,风、光累计发电量突破1500万千瓦时。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北湖风场将一度度电输送至生产现场。王珊珊 摄
让“大风车”转起来
讲述人:孙振宇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新能源公司新立变电所所长
2023年12月22日,吉林省松原市处处是冰天雪地的景象。我们在驱车前往北湖风电场的路上,看到查干湖畔一台台风机随风转动,把一度度电输送到各个生产现场,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北湖风电场位于吉林油田新立采区,是中国石油首个风电项目的一部分。回想当初的建设场景,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我和同事们顶着凛冽寒风、奋力抢抓工期的情景。
新立采区的变电所是供电中枢,设备不仅要符合集控站条件,更要满足新成员——风电机组发电的硬件要求。虽然我从事了20多年变电运维工作,曾创造过连续安全供电7000多天的纪录,但是参与风机的建设运维仍然是一次挑战。
从2022年9月初开始,我和同事们一直奋战在查干湖畔的施工现场。白天,我们协助厂家和施工方组织安装,做好各种相关记录;夜深人静,我们复盘当天设备安装的过程,整理和消化学到的知识。
在风机建设、投产发电的前4个多月时间里,变电所逐步增添了高压柜、控制柜、后台监控系统、远传通信系统、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等20多套配套设备。在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我们真的是一团乱麻。但是,骨头再硬也得啃。
为了让“大风车”顺利转起来,我们在零下十五六摄氏度的低温下,钻进100多米高的风筒里作业,常常感到眩晕甚至呕吐。但是,一想到风机就像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从破土动工到拔地而起再到迎风旋转,年减碳量达到20.2万吨,我们浑身充满了干劲。
2023年3月17日,随着吉林油田美字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石油首个风电项目全部顺利投产,实现了中国石油风力发电零的突破。那一刻,我和同事们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氢情奉献 站上氢能源赛道C位
这一年,中国石油完善氢能产业链布局,大力发展安全高效低成本氢能技术,攻关完善制氢、储氢、输氢、用氢技术,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致力于满足社会对高品质清洁能源产品的需求。
2023年8月8日,中国石油首个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开工。9月26日,由中国石油宝石机械自主研制的1200标方/小时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在中国石油吐哈油田鄯善工业园区顺利投运,标志着中国石油首个自主研发制造的绿电制绿氢装备正式运用于生产实际。12月22日,中国石油首座“油气氢电光非”全业态综合能源站——江苏销售苏州花桥站正式投运,集加油、加氢、加气、充电、换电、光伏、储能等多功能于一体,是行业内首家
具有全应用场景的综合能源服务站。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员工在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现场吊装氢气压缩机。朱俊霖 摄
为绿氢梦想挥洒汗水
讲述人:杨琦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水电厂新能源项目部土建专工
2023年12月18日,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变压器和循环泵的吊装以及制氢车间钢结构外墙彩钢封装工作,项目现场一派火热景象,200余名建设者正为完成项目年底投用目标而冲刺。
担任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土建专工的我,觉得能投身于关乎玉门油田乃至中国石油能源转型的关键项目,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但是,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对于油田来说属于新领域,困难和压力也超出了我们项目组所有人的预想。
记得2023年10月21日那一天,正好是周末,我和同事正在进行消防泵房拆除工作,并要保证泵房脚下的水路正常运转,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给施工带来了麻烦。
由于循环泵房、消防水泵房是在水电厂原消防泵房上改建,地下管路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水电厂的生产乃至于整个玉门老市区的供水。面对很多细节看不清的情况,我保持头脑冷静,判断地下水路的走向,查找管线对接的位置,跟项目组的同事讨论方案,与现场施工人员对接……随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得以高效解决,项目的进度没有延误。
当时,同事们都戏称我像一个高速运转的“土陀螺”。但在我心里,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一旦投产,将为周边工业用氢、交通用氢提供稳定氢源,为水电解制氢技术、设备的研发提供实证平台,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为了油田绿色低碳发展,再难再苦也要顶上去、扛起来,决不能掉链子。
自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于2023年8月8日正式开工以来,我和很多同事基本都在工地上吃住。如今,我们开足马力冲刺,为一期工程如期产出绿氢的目标而奋斗。
碳寻发展 做绿色企业建设的表率
这一年,中国石油坚定不移树立起绿色低碳发展的鲜明导向,积极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和重大环境隐患治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致力于做绿色企业建设的引领者、清洁低碳能源的贡献者、碳循环经济的先行者。
2023年8月4日,中国石油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Ⅲ区块光热系统正式并网运行,标志着亚洲最大陆上采油平台集群零碳示范区的建成投运。中国第一桶“零碳”原油在此诞生。截至11月11日,中国石油首个碳中和林——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林3年建成万亩碳中和生态园区。其中,1019亩大庆会战林未来20年将吸收二氧化碳1.68万吨。
绿意盎然的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生产现场。张琦 摄
我为“零碳”添新绿
讲述人:祁长青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生态环境管护公司生态技术开发公司技术员
2023年10月20日,我再次走进大庆会战林,整齐的树木已经换上五彩秋装,绿的云杉、黄的银中杨、紫的稠李……随意中渲染出秋的多彩多姿与碳中和林的端庄秀丽。看到此情此景,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是我继大庆油田1万亩碳中和生态园之后参加的又一项“零碳生态园区”建设及养护工作。回想昔日,艰辛的建设过程历历在目。
记得在2023年4月16日项目启动前,我们得知原计划春秋两季完成的栽植周期要压缩到春季全部栽植完毕。当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萦绕在我们心头。因为我们知道,大庆会战林建成之后,将对集团公司落实减碳行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森林碳汇业务步伐具有积极作用。
在方案推进会上,大家展开头脑风暴,碰撞解决办法。我总结之前建设碳中和林的经验,提出“扩大樟子松、云杉、铺地柏、水曲柳等原有品种栽植面积,尝试引进紫叶稠李、小乘黑杨等新品种”的建议,增强碳汇效果和观赏性。同时,因地制宜采取“人工混交林模式进行栽植”的创新思路。没想到,现场的技术专家组一致认为“这个办法好”,并对技术参数进行补充,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方案定方向,执行是关键。2023年4月的大庆,风沙很大,昼夜温差悬殊。我和同事们日夜奋战在会战林现场,白天,扛苗、挖坑、扶苗、培土……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任由肆虐的风沙打在脸上、钻到身上;晚上,我们借助大型植树设备,再将栽下的一棵棵树苗扶正、培土、浇灌。截至目前,我们累计完成植树造林1019亩,植树5.1万余株。
大庆会战林不仅让我们收获了成就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森林碳汇业务工作经验,为深耕“零碳”业务、加快“碳中和+科普”“碳中和+实验”“碳中和+旅游”提供了强劲动力。
向零成长 “四大六小”CCUS产业格局形成
这一年,中国石油将CCUS示范工程作为绿色产业“五大工程”之一重点布局,创新形成了CCUS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和以松辽盆地300万吨CCUS重大示范工程为代表的“四大六小”CCUS产业格局,推动我国CCUS项目在驱油利用领域迈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2023年5月15日,中国石油炼化领域首套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大庆石化公司重点环保项目40万吨/年高浓度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全面建成。11月8日,中国石油吉林油田CCUS全产业链创新技术获得2023(第四届)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暨第二届零碳中国城市峰会颁发的“零碳中国”十大创新技术荣誉称号。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40万吨/年高浓度二氧化碳回收装置稳定运行。谢文艳 摄
我们成功投产了
讲述人:于守柱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化肥运行部工艺副主任工程师
对我来说,2023年5月1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石油炼化领域首套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大庆石化公司重点环保项目40万吨/年高浓度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全面建成。
记得刚接到这项工作任务时,我的内心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自己第一次以属地单位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参加集团公司重点项目,全程参与装置区项目可研、基础及详细设计,组织各类技术交流谈判及施工建设,指挥项目试车及投产运行。紧张是因为我们要克服工期紧、任务重以及冬季施工等困难。
一年多来,装置区项目从无到有、从一片空地到立起装置,我为它倾注了情感、付出了巨大努力。
有一次在生产运行中,我发现干燥器中的分子筛在吸附了8个小时水之后,还没饱和。这个发现让我眼前一亮。于是,我分析研究水含量的化验数据,对干燥器出口和入口的水含量进行监测,并根据掌握的水含量数值不断调整,将分子筛吸附时间延长至12小时,干燥器也由8小时切换改为12小时切换,减少了分子筛的使用频率以及阀门等切换流程的磨损。预计3台干燥器可延长到4年更换一次,节约费用110万元。
这是我参与装置区项目的收获之一。其间也更清晰地看到自身的不足,比如压缩机能力核算时,险些上报了错误数据。给自己提了个醒,让自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加细致和严谨。
2023年6月19日,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新建成的40万吨/年二氧化碳回收装置顺利投产。截至11月30日,已累计向大庆油田输送二氧化碳产品1.82万吨,为大庆油田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项目建设有我的贡献,我因项目而成长。那分回忆和收获,至今历历在目。
向绿而行 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坚力量
这一年,中国石油坚持“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大力推动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稳步推进自耗能源清洁替代,加大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持续提升污染在线监控水平,走出了一条清洁低碳、安全环保的创新之路,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坚力量。
2023年8月3日,中国石油所属四川石化、云南石化、华北石化、大连石化、抚顺石化石油二厂5家企业获评“绿色发展先进水平”。
中国石油云南石化麻鹏锋在检查超滤进水水质情况。黄晓洪 摄
守护绿水青山
讲述人:麻鹏锋 中国石油云南石化公用工程部工艺组组长
2023年8月3日,当我获悉云南石化获评“绿色发展先进水平”时,积蓄许多的压力得以释放。那一刻,心中充满了感慨:这是对我们争当生态文明践行者的一种认可。
污水处理可能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职业,但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保工作。我在这个领域工作了多年,深知污水处理对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回想过去的一年,可以用“苦尽甘来”4个字来形容我的工作。
2023年3月,公司调整原油生产计划。接到通知后,我的心里非常焦急,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达到环保指标,我组织技术人员成立攻关小组,对浓水单元全流程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比历史同期数据以及当时的水质数据变化,制订了应对措施,调整了处理工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污水应收尽收,水质数据始终保持在环保标准以上。
做好水质监控,是我的工作重点。2023年,我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刻谨记治污达标就是使命。
时隔半年,公司开展设备换剂检修工作,我又迎来一次大考。
虽然这次换剂检修的工作量更大,但是有了上次的经验,我的心态沉稳多了。在和技术人员、操作骨干进行商讨研究后,我提出源头控制、多点治理的办法,切实提高了污水前端A/O生化池的运行效果,不仅保证了污水达标排放,还提高污水回用水量。
作为一名治水人与绿水青山守护者,我经过两次污水处理攻坚战,更加意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以及环保工作给公司整体运行带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未来在污水处理的路上,我要继续用扎实的工作、坚实的脚步,致力做好“绿色”守护者。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