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季,哈尔滨火了!
随着“南方小土豆”、“马铃薯公主”等热梗迅速出圈!这个沉寂多年的“共和国长子”,再度回到大众的视野。值得关注的是,这座美丽的“冰城”不仅有着秀美的景色风光,也充满了历史的沉浸感与体验感。在哈尔滨,有许多老式街道。而与其相比,“三大动力路”却是一种别样的存在。在这条1.5公里的街道上,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哈尔滨电机厂、汽轮机厂和锅炉厂,人们将这三个国家大型装备工业企业统称为三大动力,而这条路也承载着几代哈尔滨人的美好回忆。20世纪50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对能源的需求,三家分别制造工业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重型装备企业在三大动力路上比邻而建,共同承担起为新中国研制能源动力装备的重任。随着时代的更迭,如今的“三大动力”已经合并组建成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哈电集团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肩负起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历史使命。
临危受命70多年前,在四川省解放前夕,四川龙溪河下硐水电站3台发电机组被四川军阀杨森部队用炸药炸毁。1951年,东北电工局第四厂(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前身)接到中央指示,要抢制一台8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迅速恢复发电。然而,按照当时的技术,实现这一点极为困难。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发电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自制的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不超过200千瓦,想要抢制一台800千瓦水电机组,简直是天方夜谭。要快速地实现从无到有,对于当时的东北电工局第四厂而言,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据一位知情人士回忆:白天,工程师们在厂房里奔忙试验,晚上在台灯下学习水轮机、发电机知识;没有标准的制造机床,工人们粗加工后,用几十斤镶乌金的重盘人工研磨,历经坎坷,终于在当年年底,8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试验成功,安装在四川下硐水电站。用时任哈电集团电机公司水轮机主任兼副总设计师覃大清的话来讲:“我们正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有敢于突破一切阻碍的勇气。”历经70余载,哈电集团累计创造200余项“新中国第一”。“十三五”时期,累计科技投入70多亿元,年均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4.97%以上。目前,哈电集团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力发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防爆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力发电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效清洁燃煤电站锅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经过70多年的发展积淀,如今的哈电集团形成了以水电、核电、煤电、气电、风电、船舶动力装置、电气驱动设备、电力工程总承包、金融服务和投资业务等为主,涵盖发电设备研究制造、工程建设和制造服务的产业布局,累计生产发电设备5亿千瓦,产品装备了海内外800余座大中型电站;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的二分之一,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皆占国产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一,产品出口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转型之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集团公司出现大幅亏损,经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央企整体效益实现大幅提升形成强烈反差。在“痛”与“变”的转折中,哈电集团明晰了发展的新方位;在环环相扣的战略思考和卓有成效的实践里,“建设什么样的哈电集团?”“怎样建设哈电集团?”也呈现出清晰布景。首先,以经营性单位为突破口。为了优化经营资源配置,集团撤销4个事业部,调整3个事业部,业务调整涉及7家所属企业,涉及煤电、燃机、电站服务、核电、新能源等多个产业。其次,精兵简政。明确总部“四个中心”定位和八大核心管理职能,集团机构数量减少10个、相应的内设处室减少23个;领导人员数量由134人调整为78人,减少41.8%,员工数量由404人调整为217人,减少46.3%。此外,加大授权放权力度,修订授权放权清单,集团公司共授权放权13类44项,其中,公司治理1项、保密管理8项、国家安全3项、组织机构管理1项、质量管理3项、科技创新管理4项、人力资源管理10项、领导人员管理2项、考核管理2项、资本与收益管理4项、法务管理2项,军工项目管理1项。而更深层次的,则是数据背后哈电集团管控模式、管控体系、治理体系的深刻调整和全面优化:体系更科学,管理体系和管理层级更符合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权责更明确,管理职责和产业主责更清晰,职能职责与资源配置相匹配,责权利相适应;管理更高效,集团总部机构和人员大幅压缩,管理更加高效,管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效果更明显,集团总部“四个中心”职能发挥充分,内部管理规范有序,企业经营成效更加显著。本次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2022年哈电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6.9亿元,同比增长15.7%,利润总额6亿元,同比增加48.8亿元。工业总产值227亿元,发电设备1527万千瓦,电站汽轮机1010万千瓦,电站锅炉1402万千瓦,交直流电动机1224万千瓦。哈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曹志安在2022年度职代会报告中表示:“改革创新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改革,要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破除制约集团公司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真正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东北首个赴港上市国企诸如其他综合性集团一样,哈电集团旗下的子企数量众多,其中主要的企业有哈电锅炉,哈电汽轮机,哈电电机,哈电国际,哈电动装,哈电重装,佳电股份,哈电财务,哈电阀门等等。在这个庞大的阵营中,有两家上市企业尤为引人关注。首当其冲的便是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哈电股份)。哈电股份前称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哈电集团的重点骨干企业,由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哈尔滨“三大动力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等企业沿革发展而来。1994年10月,哈电集团实施股份制改组,依托原哈尔滨“三大动力厂”生产经营主体组建了哈电股份。同年12月,哈电股份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12.57亿港元,成为中国第15家、东北地区第1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国有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其旗下公司结构也是格外庞大。1995年5月,哈尔滨动力科技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1年1月成立了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02年12月成立了秦皇岛分公司,2007年改设为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2003年2月成立了燃机事业部,2003年9月成立了环保事业部,2005年6月成立了核电事业部;2007年4月成立了哈尔滨电机厂交直流电机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0月更名为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2007年9月成立了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4月成立了哈电集团现代制造业服务产业有限公司;2013年6月,原哈尔滨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方式成为哈电股份的子公司。目前,哈电股份拥有11家主要所属公司及3个主要事业部。近年来,哈电股份核心电力装备业务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核心的电力装备收入67.02亿元,同比24.31%,其中煤电设备40.58亿元,同比+25.43%;水电设备11.75亿元,同比-26.4%;核电设备12.78亿元,同比+236.63%。与此同时,公司新接订单爆发式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正式合同额325.85亿元,同比增长109.45%,其中:1、新型电力系统189.28亿元,同比增长187.79%(煤电116.31亿元,同比增长437.97%;水电38.20亿元,同比增长78.67%;核电25.48亿元,同比增长1,830.30%;气电3.99亿元,同比减少80.33%);2、绿色低碳驱动装备13.18亿元,同比增长56.72%;3、清洁高效工业系统35.30亿元,同比增长12.74%;4、工程总承包与贸易57.94亿元,同比增长118.64%;5、现代制造与服务30.16亿元,同比增长27.85%。此外,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固定投资46,728.04万元,主要用于核电基能力提升项目、抽蓄能力提升一期项目等。在新领域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可再生能源、海洋装备、氢能、储能及综合利用领域,例如上半年公司中标全球最大容量的青海格尔木60MW/600MWh液态压缩空气储能示项目的空气透平设备,中标世界首个300MW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湖北应城项目的换热系统。分析认为,哈电股份作为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商,伴随火电、抽蓄、核电等多项核心装备迎来景气度提升,公司相关订单将逐步兑现。叠加前期大股东17亿认购新内资股,公司“稳基础、见成效、上水平”三步走战略将稳步落地。
特种电机行业领航者作为哈电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企业,佳电股份近年来积极拓展水能、核能和新能源车领域电机产品。从股权结构来看,佳电股份股权比例较为集中。哈电集团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36.95%股份,为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公司在全国设有多家子公司,持续打造先进电机研发基地并布局前沿技术。佳电股份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的芝浦株式会社奉天制造所,其继承了原佳木斯电机厂全部优质资产,延续了80余年电动机生产历史,是党的第一座电机厂,是我国防爆电机、起重及冶金用电机、屏蔽电机(电泵)及局部扇风机的创始厂和主导厂,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煤炭、石油化工、起重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及核电站、卫星发射、三峡工程、南极长城站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卓越驱动力。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电机生产厂商,公司在2012年实现重组上市,主要产品为防爆电机和普通电机,深耕品牌路线。公司在防爆电机领域是国内龙头,在石油和化工、煤炭和煤化工、钢铁领域均拥有较高市占率。受益三代核电重启,佳电股份在核电特种电机布局领先,四代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研发交付近十年,高精尖技术结合大国工匠制造铸就坚固的护城河。佳电股份2023年7月19日披露了重大资产购买(草案),拟支付4亿元购买哈动装51%股权,收购落地有望强化公司在核电电机领域的壁垒,充分受益核电建设重启。
写在最后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70多年来,哈电集团在发电设备高端领域不断前行,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树立起一座座里程碑:从容量200MW到1000MW等级的跃升,结束了中国发电机组在高能耗、小容量低谷的徘徊;从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到超超临界高参数的疾速跃进,掌握了当今世界最先进、节能、环保的发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从常规火电机组到核电机组的跨越,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技术垄断,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独立建造核电主设备的企业;从0.8MW水电机组到世界最大1000MW巨型空冷水电机组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哈电集团站在了世界水电之巅。回首近一个世纪的路程,我们既看到了这家老牌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稳”,同时也发现了其紧扣时代发展,贴合市场需求的“变”。在“稳”与“变”之间,相信哈电集团的这艘巨轮将行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