炣燃科技5月31日综合经济观察报讯 5月29日,港交所网站披露资料显示,网易已通过在香港二次上市聆讯。“我相信,立足于这个我们熟悉无比的市场,离我们的用户更近,热爱将迸发出更大力量。”网易CEO丁磊在致股东信中称。
近期,网易、京东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以及百度、携程等中概股亦有回港传闻,给香港市场带来持续关注度。据悉,网易和京东此番两宗交易共计可筹资约50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交易。而去年,阿里巴巴已经成功回归港股,成功募集130亿美元。
全球IPO市场正风云突变,一方面,从中国市场看,A股和港股市场在不断放宽上市限制,而另一方面,美国市场则在收紧对中概股的监管要求。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短期赴美IPO企业数目将进一步下滑,长期来看,监管的灰色地带被压缩,中概股有可能出现“归国潮”。同时审计机构为应对监管压力、降低检查风险,可能从严审计,或可引发中概股更多爆雷风险。
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区主管及中国总裁金弘毅则认为,中国公司去美国上市的趋势是优中选优,只要是优质的企业、信披做得扎实的,国外的投资者依然非常认可。但同时,也有一些在境外上市的企业,现在也在积极考虑退市或者分拆一部分业务在境内A股上市,利用科创板、创业板或者就是简单地在A股上市。一方面A股的估值比较高,另外一方面这些企业也想更贴近客户和他们。
中概股承压
5月26日,纽交所重新开张,当天纽交所国际资本市场主管AlexIbrahim表示,中国市场非常重要,纽交所拥有全球最严格的上市标准之一,现阶段未考虑收紧上市标准。
纳斯达克交易所中国区首席代表郝毓盛近日在直播中也强调,这次中概股危机,对于赴美IPO没有本质影响,短期内会有挑战,但更大的挑战来自于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
虽然美国监管对中概股的风险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提起,但北京某券商投行高管对记者表示,但这次大家面临更直接的威胁。
继美国证监会主席杰伊·克莱顿(JayClayton)为首的5位高管罕见发文矛头直指中概股之后,美国参议院5月20通过了《外国公司担责法案》(HoldingForeignCompaniesAccount-ableAct),特别针对聘请的审计师不能由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监管的上市公司,必须做出该证明。若PCAOB连续三年都无法审查该上市公司聘请的审计师,这家上市公司要被勒令退市。
目前,PCAOB已经与全世界51个国家或地区签订了审计监管双边协议,即PCAOB可以对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聘请的审计师进行监管,可以随时入场审查,要求审计师提供审计底稿。
谢亚轩表示,在SEC对于中概股的警示中,审计底稿是一个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不得直接向境外提供审计底稿,中概股公司审计的跨境监管问题也由来已久。总体而言,近年来中美双方在跨境监管合作方面有一定进展,但程度有限。
另外,据媒体报道,纳斯达克已经将修订上市规则的提议提交美国证监会,目前正处于等待美国证监会批准的状态。该提议收紧部分国家公司的上市标准,拟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首当其冲。纳斯达克在提议中要求,来自限制性市场的拟上市公司最低募资额为2500万美元,或者最低募资额达到发行完毕后上市市值的四分之一。
去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29家中概股中,有10家募资额不及2500万美元。
收紧监管对中概股的实际影响如何?瑞银证券作为近期登陆纳斯达克的金山云的IPO承销商之一,其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主管朱正芹表示,瑞幸事件以及随后美国证监会高管发表的评论在舆论上面对中概股是有一点压力的,但是从瑞银做金山云的案例来说,这个影响相对来说是有限的。瑞银把金山云基础发行规模提高,上市当天股价也上涨了40%,也体现出国际市场对于中概股的认可。可以看到投资者的认购是非常踊跃的,美国长线的基金包括全球主权基金都有参与。基于瑞银的判断,中概股IPO的市场依然是在的,但投资者会更挑剔。瑞幸咖啡是一个个体事件,整个中概股的盘子非常大,投资人还是会挑好公司。
改革加速
为了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A股和港股市场也在加速改革。
注册制改革在A股市场加速推进,创业板最早有望于7月份迎来首批注册制公司。港交所2018年的上市规则改革效果显著,港交所废除了同股不同权的限制,同时还明确二次上市的要求,为中概股的回归扫除政策障碍。
根据港交所的规定,二次上市公司必须在包括英美市场上市并至少保持两年良好合规记录,其次市值不低于400亿港元,或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但最近一年收益至少10亿港元。
大概有30家中概股符合上述规定,其中包括最近正在筹备二次上市的京东和网易,还有百度、携程、拼多多、哔哩哔哩等。阿里巴巴是首家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发行规模5亿新股,每股176港元,募资资金880亿港元,上市首日股价高开6.25%。
相比私有化,二次上市的速度快,成本低。360从私有化到A股挂牌,历经一年七个月,而二次上市只需要数月时间,不需要经历繁杂的私有化退市、解除VIE架构、A股排队上市等环节。
上一次,中概股密集回归应该是在2014年-2016年,借着暴风影音、分众传媒、360等私有化登陆A股。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选择回归的中概股都是互联网巨头。
金弘毅认为,未来的企业上市地点选择会越来越多元化。一些优质的中概股会在美国上市,香港传统上也是一个境外的主要市场,沪伦通之下可能伦敦对于全球存托凭证(GDR)的发行也会是一个选项,境内随着科创板、创业板等更加市场化的改革,对于中国公司来说也有了更多的选项。
瑞银投资研究部数据显示,去除在美国上市的国企(因为美国不是其第一上市地),中概股在美国的市值约为1.1万亿-1.2万亿美元。而这些股票基本都是中国排名前20的头部企业。而从股市市值和名义GDP的比较来看,A股的总市值不到 GDP的60%,加上香港的上市公司,大概占到90%左右。而香港的总市值已经占到了GDP的13倍以上,是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瑞银投资研究部中国策略主管刘鸣镝表示,A股市场流动性比较多,但是优质的投资标的不多。如果有更多的股票回流到香港市场,最终成为沪深港通的标的,对于内地的投资人来讲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资产荒的问题。对于港股,从美股回来的这些高成长的企业会对投资人更有吸引力,也会带来港股更多的退市和私有化的可能性,让这个市场的结构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