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

“漫游”血管、虚拟解剖!现代科技催动下:医学教育加速变革

12月10日,距离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只有短短10几天。大环境影响下,许多高校增设了医学专业、扩大了医科招生规模,吸引了考研学子的目光。

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柯杨指出,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学科发展不均等问题。她建议在教育教学中加强线上资源、虚拟教学AI的场景应用,加强公共卫生医学教育等。

新冠疫情考验了医疗水平,也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医学教育面临怎样的挑战?现代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医学教育?对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考研要与实践操作水平并重

“不是每一位医学生都喜欢或适合学医,不少孩子因为家长要求而选择医学。老师在教学时往往更偏重于医学技术等硬知识的传授考核,对医学领域的人文关怀教育和生命教育融入不够。”当谈及新时代医学教育时,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李璠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陈丹是一位骨科在读医学博士生,提及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时他表示:“很多医学院的教学方法仍以传授教材知识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做得还不够,很多复杂深奥的知识点学生无法直观理解。”他转念道,“不过老师也没有办法,医学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有太多晦涩的概念、知识点等。”

医学院的老师负担十分繁重。当下国内很多医学院教师肩挑教学、科研和临床“三职”。在李璠看来,科研论文应写在临床上,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科研促进教学。她表示,“破五唯”以来,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有所好转。

但医学实践教学在本科阶段也有其自身的“无奈”。记者了解到,一些医学生觉得本科阶段的院校不理想,希望以考研改变现状,临床实践便成了“走走过场”。陈丹坦言:“如同许多专业一样,大环境使得医学生多以考研为出路,为了备考而无法全身心投入实习的同学不在少数。”

李璠非常支持医学生考研,她认为医学是知识密集型学科,本科阶段对疾病有了初步了解,疑难疾病的治疗则需要培养专硕实践型高水平医学生。但她提醒,考研和实习时间应尽量错开、互不干扰,“往往考研的学生考试分数高,但医学技术操作技能相对不足,需要在未来加强出科考试、执业医师考试的实操考核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现代科技为医学教育添羽翼

医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何峰注意到,绝大多数医学生每天都起得很早,经常清晨在湖边背书。

“现代技术不断革新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何峰表示,随着现代科技加快融入医学教育,传统以文字传递的知识正变得更为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VR)技术,人体的解剖结构得以直观地三维展现,学生们可以透视人体,观察这个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是如何运转的。

记者了解到,2018年何峰所在的天津大学在我国首开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近2年来全国各地20多家院校设立了此专业,推动了医学教育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医学与工学的融通发展。

“以前老师们通过书本、挂图、模型等各类教具及实物标本向学生展示和讲授人体解剖,不足的是静态的教具和标本无法呈现诸如血液流动、心脏搏动这些动态的生命现象。”何峰表示,学生们现在可以利用VR眼镜学习解剖知识,其沉浸感使教学效果较传统挂图有显著增强。虚拟解剖台包含着逐层剥离虚拟人体的皮肤、肌肉、骨骼、神经等各系统;虚拟解剖软件甚至可以让学生进入消化道、血管里去“漫游”;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把人体的解剖结构直接叠加在真人身上,还可将超声心动叠加在人体模型上,使得器官活动效果更为直观逼真。

技术悄然变革着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和训练方式。何峰说:“不同于传统模型教具,心肺复苏人体模型连接了多种传感器,采集按压力度、频率等数据,学生在接受反馈中反复练习达到按压手法的正确娴熟。”他指出,传统医学教育试错成本很大,培养医生周期非常长。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医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强化训练,积累更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有望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不仅如此,借助5G大宽带、低延时等特性开展全景手术直播,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等终端观看名医的手术过程;借助主刀医生佩戴的头戴式摄像头,还能以第一人称视角观摩手术技巧,增长临床手术经验。依托3D打印技术,现在骨科的创伤模型制作、内置物材料制作更加简单灵活,手术前规划更为清晰直观。

“医学与高科技的融合,伴随着VR、AR等技术本身的成熟而发展,部分概念产品已日臻成熟。特别是借助力反馈等先进技术,一些系统已从单纯的展示向全面操作技能训练的方向进化。在不远的未来,现代科技加持下的医学教育一定会与临床的实际应用结合得更加紧密。”何峰对此充满信心。

“希望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三四线城市的医学院校也开展起来,把人体解剖更加细化、可视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各个科室常规操作进行实物模拟。这将推动医学教育进一步发展。”陈丹在谈到科技支撑服务于医学教育的期许时这样说。

网络教学给医学教育带来深刻变革

“因为疫情,报考医科的学生明显增多。”何峰注意到,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在许多青年学子心中埋下了立志学医的种子;前几年屡屡见诸新闻的紧张医患关系也有了改善,大多数人对医生这个职业更加理解、宽容了。

李璠则表示,网络教学更为常态化,在线医学教育资源不断得到挖掘和开发;医学科普教育更加普及广泛;以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受到更多的重视;生物安全教育、公共卫生教育得以较快发展。“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尽快适应这些变化,掌握网络、AI等新技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医学院要开始构建线上教学学习效果的科学评价体系。”李璠建议。

谈及疫情对医学教育带来的变化,何峰指出,“疫情促进了网络教学、在线教学等技术产生质的飞越,打通了国内外、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教学资源的共享。疫情结束后,网络教学给医学教育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也不会逆转,仍将继续发展”。

此外,疫情期间我国公共卫生专门人才出现明显短缺。何峰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增设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将成为各大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一个办学热点。“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理工科的支撑,未来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交叉融合与深度合作,可使其视野更宽阔、发展更全面。”何峰表示。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