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

嫦娥五号“挖土”地点选址有讲究:不是随便挖的

来源:环球网

于11月24日发射升空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月面着陆“挖土”的任务,并且上升器成功从月面起飞与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在近月轨道无人交会对接,踏上了回家之路。“嫦娥五号”任务此次选择的月球表面采样地点并不是随意决定,中国探月工程科学应用首任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院士为我们揭开了“嫦娥五号”采样选址的奥秘。

欧阳自远院士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嫦娥五号”着陆器与上升器组合体选择的着陆区,在风暴洋的西北部,这块区域距离美国“阿波罗”号系列飞船6次登月采样的地点以及苏联LK飞船3次登月采样的地点距离都在1000公里以上。

月球有着45亿年的历史,目前人类对月球历史的了解在45亿年前到30亿年前之间,此前人类从月球带回的土壤岩石也基本都在这一时间段内。此前曾有研究表明,就在风暴洋的西北部区域,可能有比较“年轻”的月岩、月壤。相比目前已知的月球已有40多亿年的历史,这些月岩、月壤的形成时间可能在距今20亿年前甚至6亿年前,这也是人类目前未曾找到过的月球“最年轻”的月面,这将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月球的完整历史。

欧阳自远院士说:“‘嫦娥五号’的科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把这些月岩、月壤拿回来,测量它们的年龄,了解当时的月球环境,延续月球最近的历史。”

欧阳自远院士还提到,虽然月球现在已经确实是只剩下一具躯壳,内部已经没有能量,但是月核能量的消逝是到底是6亿年前、10亿年前、20亿年前还是现在所知的30亿年以前,这在科学上需要有一个定论。所以“嫦娥五号”此次任务有着特殊意义,就是要降落在风暴洋的西北部,把“最年轻”的月岩、月壤样本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