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其实,消费者都应该有这样的认知,即某种食品或饮料的包装上如果印了“某某味”,那么,这种食品或饮料大概率与“某某”没一点儿实质性的关系,比如,“白桃味”汽水,“番茄味”薯片,汽水、薯片里只有白桃、番茄的味道而没有白桃和番茄。
生产商如此操作,算不得欺诈,只要商品确实是“某某”的味道;生产商如此操作,也很有现实必要,因为这明显有助于消费者进行准确选择。在日常生活中,食品、饮料的味道,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饮食行为,有的人喜欢吃桃子,不喜欢吃西红柿,决定其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关键因素,往往是味道,营养成分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影响力。
生产商要把汽水调制出白桃味,当然也可以借助真正白桃的力量。不过,在现实中,这种货真价实的操作几乎不具可行性。一是成本增加的问题。无论是采购、运输,还是清洗、挑选,乃至压榨、过滤、防腐、保质期缩短等,真正的白桃给生产商增加的成本,也是实实在在的,在利润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这显然不是一个可以随便忽视的数字。二是商品卖相的问题。在现有工艺水平下,把实实在在白桃加到饮料里,气泡水恐怕很难名实相副地清澈、空灵起来,卖相不佳,就别惦记着消费者掏腰包。
有这些难以克服的现实问题,生产商用人工手段把汽水调制出白桃的味道,就是不二选择。这种路径限制,其实对所有生产商而言,都是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因此,“农夫山泉”搞出个白桃味汽水——而且还是拂晓白桃味汽水,配料表里却连拂晓白桃的渣渣都没有,消费者也实在用不着大惊小怪。
或许,就有格外认真的消费者会说,我没大惊小怪这一点,而是大惊小怪那一点——汽水里明明没半点儿拂晓白桃,却在标签里跟拂晓白桃“勾肩搭背”,明显涉嫌虚假宣传。如此“大惊小怪”,当然不是一点儿道理也没有。
不过,如果能站在生产商的角度看此事,道理或许也能讲得通——我是怕消费者不知道“拂晓白桃味”飘自何方,详细解释一下,让消费者了解其出身和珍贵程度,也是很有必要的。按照许多生产商都格外思维缜密的秉性,如此操作一番,明显就是想在商品营销中打一个出人意料的“擦边球”。不过,世事弄人,这个“擦边球”虽然打得好,但产生的实际效果却不理想。
这大约就是商品营销格外有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吧——饶是你算计、计划、想象得都挺好,但得到的结果却反方向差了十万八千里。明显的弄巧成拙,当然在实操中也有弄拙成巧的。虽然此事爆成网络热点话题,也不能排除有竞争对手在其中利用、引导的可能,但己错在先,大约也怨不得对手使巧劲儿。
那么,在此次营销事件中,“农夫山泉”错在哪儿呢?一是心急,二是没把消费者感受真正放在心里。看到竞争对手的气泡水大卖特卖,自家的市场被蚕食,甚至被鲸吞,心急上火,剑就容易走偏锋;市场中,许多“强人”的没落、崩塌,往往都是始于此。不把消费者放在心里,不把消费者的感受真正放在心里,商家营销中,无论说辞还是行动,往往就会带着轻慢相,在谁都不是傻子的情况下,这就很容易出问题。许多事——比如桃味水里没桃子——消费者不在意或者不挑明,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不知道真相(消费者真的不知道,就更要慎重对待),在这种情况下,商家的言行要格外慎重,要有敬畏心,要有底线意识,消费者不是可以任意糊弄、摆布的“钱包”。
“拂晓白桃味气泡水”事件如何演进,大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对消费者、对市场失去敬畏心的商家,不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乐观,对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当然,这件事对消费者也有足够的意义,即,面对一件商品,最好时刻提醒自己,名、实往往不是一回事,自己想要什么,心里最好有点谱儿。